![](/Files251/BeyondPic/2016-8/13/1605101619eb1376655737f3bd.jpg)
馬云鵬,清水縣山門鎮玄頭村任第一書記。2015年7月由于玄頭村率先脫貧,調整到山門鎮旺興村任第一書記、幫扶隊員。駐村開展幫扶工作后,認真落實省、市、縣黨委和省交通廳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的部署和要求,找準職責定位,立足村情民情,突出工作重點,開展幫扶工作,取得了突出成效。
2012年“雙聯”行動開展以來,玄頭村確定為省交通廳“雙聯”村。馬云鵬積極匯報,加強協調工作,幫助實施了42公里通村公路項目,爭取實施了新村委會辦公樓項目、自來水入戶工程、巷道硬化工程、36戶村民異地搬遷工程、學校房屋改建工程。作為一名駐村幫扶干部,他把項目實施作為的重中之重來抓,努力當好協調員、監督員、聯絡員。他經常帶領技術人員深入工程一線了解施工情況,組織召開項目協調會,提出整改意見建議20多條;到本單位做了配合比試驗,用科學的數據指導施工,使工程質量大大提升。2014年9月,在異地搬遷項目實施中,施工單位和村民兩次發生矛盾,導致施工中斷延誤工期,他及時協調解決了問題,加快了進度。2013年秋冬之交,由于降雨頻繁使投入使用不久的河道飲水工程陷入癱瘓。馬云鵬及時帶領村民架設了臨時管道,保障村民臨時用水。之后協調水務部門徹底進行了修復,保障了村民長期用水。2014年汛期過后,村內許多產業路由于塌方不能通行,他募集資金1.5萬元,對6條產業路進行了修復。村里還有部分田地不通農機具,他三次到市交通局協調溝通,得到了20萬元的資金支持,新修產業路3條共7公里,使部分撂荒的田地重新耕種。為了依托特色產業精準扶貧,他采用互聯網+公司+農戶+基地的模式發展花椒產業,自籌資金3000元從天水市邀請農技專家,編制了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由于村民對發展電商的積極性不高,他反復動員了一戶花椒經營戶帶頭示范。然后和網絡公司協商,并自籌資金3000元,幫助一戶村民開通了網店,建成了電子商務服務點,當時成為天水市第二家建成開通的村級網店。針對村里多年有越級上訪的問題,他極力倡導民主透明的工作氛圍。暢通群眾訴求表達渠道。建立了定期座談征詢意見制度,并力所能及解決反映的問題。實行村務陽光透明操作。完善了村務公開制度,引導村干部把群眾關注的事項都擺在桌面上透明操作。積極關心弱勢群體。建立了特困農戶、孤寡老人檔案,堅持節日走訪慰問制度,使他們感受到組織的關心。重視關心村干部的冷暖。他經常和村干部談心,關心他們的實際問題,如村支書張長喜今年兒子高職畢業,無處實習,他主動聯系了實習單位,還清了上學貸款。村委會沒有任何取暖設施,一到冬天村干部難以忍受寒冷,他協調資金8000元購置了5套爐子、5噸燃煤,使他們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溫暖的工作。村委會花園缺少綠色,他籌措3000元資金購買花木,對村委會花園進行了綠化。
![](/Files251/BeyondPic/2016-8/13/1605101619627ec4e8996ad74f.jpg)
如今,玄頭村的水通了,電通了,大小道路暢通了,新房建成了,學校改建了;農機具能開到地里了,花椒、核桃等特色產業不斷擴大;花椒加工廠投產了,村民們致富奔小康的步伐越來越快。村里的條件好了,干部群眾的心氣順了,上訪的人也少了,玄頭村率先在全縣貧困村中實現脫貧,2014年村民人均純收入達到4800多元。
2015年7月,調整到旺興村任第一書記后,他首先迅速學習掌握了精準扶貧工作的政策規定。然后及時接洽工作,銜接了駐村開展幫扶工作的具體事宜。有計劃地開展了調研摸底工作,對全村所有農戶進行入戶走訪,為開展幫扶工作掌握了第一手材料。按照省、市委關于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的統一要求,對所有貧困村和貧困戶重新建檔立卡。統一識別標準、統一數據口徑,精準識別出102戶,做到底數清、問題清、任務清、對策清、責任清。
他積極向省交通運輸廳匯報協調,安排實施通暢工程24公里,投資1320萬元,目前基本完成通車;并投資150萬元援建村陣地一處,配套文化健身廣場,已經建成并投入使用。同時,協調市縣兩級政府安排整村推進項目375萬元/7項,包括砂化產業路2公里,硬化村組道路2.5公里, 硬化村內巷道14100平方米, 改造貧困戶危房2戶,新修排洪渠360米, 新建衛生所1所,改造升級村小學校舍。同步推進產業路建設和文化健身小廣場等“六小民生”工程。他充分發揮聯絡員、協調員、監督員的作用,保證了項目順利實施。一是對項目實施中遇到的困難幫助協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