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為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不斷推進群眾性精神文明建設和全國縣級文明城市創建工作深入開展,進一步發揮“清水好人”的典型示范作用,積極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全縣實現精準脫貧,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強大精神動力和道德支撐。自去年以來,清水縣廣開渠道,嚴格推選模范典型,從在清水工作、生活、學習的所有市民和在外地工作、生活、學習的清水籍市民中評選出助人為樂、見義勇為、誠實守信、敬業奉獻、孝老愛親、勤勞節儉等方面表現突出、事跡感人、群眾認可的“清水好人”將通過多種形式,以講故事的方式,廣泛宣傳“清水好人”的先進事跡和高尚精神,與廣大市民一起走近好人、分享感悟,形成人人學習好人,人人爭做好人的良好氛圍。
【清水好人】
周國貞:如櫪下老驥 愿桃李成蹊
![](/Files250/BeyondPic/2016-6/30/16063010403878f9652e0ede76.jpg)
周國貞,清水縣豐望學區教師,在41年的從教生涯中,他時時以一個優秀教師的標準要求自己,工作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堅持出滿勤,從不遲到早退,以校為家,熱愛學生、團結同志,忘我工作,無私奉獻,為豐望鄉的教育事業嘔心瀝血,教育教學成績顯著。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是位德才兼備的優秀教師。
作為一名教師,他深知學習是終身的事,只有不斷學習,才能在思想上與時俱進、在業務上強人一籌;才能做一名合格的教師。他注意學習黨的各項時事方針、政策,關心國家大事,并運用學到的政治理論指導自己的工作實踐。在五尺講臺上,他為人師表,全心全意做好教書育人工作。無論在任何崗位,他都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事業心將全部的熱情投入到工作中去,以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紀律、有文化的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為已任,志存高遠、愛崗敬業、樂于奉獻,自覺履行教書育人的神圣職責。
當他選擇教師作為自己的職業時,他就很注意構建自己最佳的知識結構。以扎實的專業知識為基礎,廣泛攝取各方面的知識,并努力做到專與博的有機結合。作為一名教師,他沒有滿足于過去的成績停滯不前,而是以高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在教學過程中,他認真備課、認真上課,開動腦筋、鉆研業務,虛心向同行請教,努力掌握專業知識體系,透徹理解教學大綱、教科書的內涵,而且時刻注意掌握本學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發展趨勢。正因為掌握了知識的內在規律,他在課堂上融會貫通,靈活運用,駕馭自如。同學們都認為他是值得依賴的教師、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
成功的教學是有特色的教學,是一個教師成熟的標志。在教學過程中,他不斷探索教學方法,尋找最佳的方法。在課堂上,他注重前后知識間的聯系,善于利于學生用已學的知識去幫助學習新知識,溫故知新;他把評講作業同復習課本知識、探求答題規律、提高答題能力結合起來,注重分析答題思路,明確答題步驟,規范答題形式,揭示易犯錯誤,以達到評講一題,復習一片,掌握一類的目的。帶給學生知識的活力、方法的潛力。
“愛心”是老師工作中不可或缺的情操,也是老師工作的主旋律,可以說,沒有愛的教育是枯澀的,更是沒有出路的。“愛心”是培養老師與學生感情的基石,“愛心”是轉變后進學生,使他們良好地發展的“靈丹妙藥”。愛學生不僅要愛那些聰明、漂亮、優秀的學生,也要愛那些不聽話、成績差的學生,周國貞老師對學生愛中有嚴,嚴中有愛,不偏愛一位好學生,不放棄一位差生,關心每一位同學的健康成長。班級中有一些同學學習基礎較差,他就利用業余時間無償為他們補課。讓每一位同學不僅懂得學習,更懂得如何做人,如何關心人,如何提高自身素質。張老師始終堅信,只有用愛心去感染每一個學生,才是最恰當的教育方法。
一份耕耘,一份收獲。正是因為周國貞老師孜孜不倦的學習與鉆研;扎扎實實的搞教研教學,才使得他在近四十年的教學生涯中取得了優秀的成果。他所帶的班級每年在全鄉的統考中都能取得第一、第二名的好成績,2008年所帶三年級在全縣檢測考試中獲得第一名的優異成績。他積極參加新課程的教學與研究。1990年2月28日被清水縣委、縣政府評為“清水縣教育戰線德育工作先進個人”;2006年10月4日被豐望鄉黨委、政府評為“優秀教師”;2009年10月在天水市征文比賽中指導學生獲三等獎;2002年12月撰寫的《運用多媒體技術輔助語文教學》在天水市“電化教育優秀論文”評選中獲二等獎;2006年9月8日被清水縣委、縣政府授予“縣園丁”;2008年9月10日被豐望鄉黨委、政府評為“優秀教師”;2009年3月9日被豐望鄉黨委、政府評為“優秀教師”;2010年9月9日被豐望鄉黨委、政府評為“優秀教師”;2011年5月25日撰寫的《預約的精彩》在清水縣中小學教師論文評選中獲一等獎;2011年9月8日被豐望鄉黨委、政府評為“優秀教師”。
走近周國貞老師,你會發現,他無論做哪一項工作都是腳踏實地、盡心盡責,都是高標準嚴要求,每一項工作都是有計劃、有落實、有總結,他把自己學到的班級管理經驗與學校的實際工作密切結合起來,促使班級管理水平不斷提高。展望未來,他將以對教育事業的赤膽忠誠,對鉆研業務的精益求精,把自己的年華傾注在無數學生的身上,用自己的愛心點燃學生的智慧之光,以無私的奉獻鋪就學生的成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