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為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不斷推進群眾性精神文明建設和全國縣級文明城市創建工作深入開展,進一步發揮“清水好人”的典型示范作用,積極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全縣實現精準脫貧,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強大精神動力和道德支撐。自去年以來,清水縣廣開渠道,嚴格推選模范典型,從在清水工作、生活、學習的所有市民和在外地工作、生活、學習的清水籍市民中評選出助人為樂、見義勇為、誠實守信、敬業奉獻、孝老愛親、勤勞節儉等方面表現突出、事跡感人、群眾認可的“清水好人”將通過多種形式,以講故事的方式,廣泛宣傳“清水好人”的先進事跡和高尚精神,與廣大市民一起走近好人、分享感悟,形成人人學習好人,人人爭做好人的良好氛圍。
【清水好人】
高琪:責任鑄師魂 愛心揚師風
高琪,清水縣三中教師。自工作以來,他一直兢兢業業、任勞任怨地工作,并在工作中表現出“不怕苦、不怕臟、不怕累”的“三不怕”風格,勇于發揚勤儉節約、吃苦耐勞的精神,堅持在平凡的崗位做不平凡的事情,以心底無私天地寬的信念要求自己,弘揚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以身作則,努力做好身邊的每件事,在求實、務真中,努力完善自己,服務他人。
教師的職業有苦也有樂,平凡中見偉大。高老師以滿腔的熱忱,高度的事業心和責任感,投身到教育教學工作中,忘我地勞動,默默地奉獻。十多年如一日,有學生在校的時間,就有他的身影。每天早早地來校,備課、上課、改作業、找學生談心、培養班干,開展各種班會活動。他所做的一切,是那么普通,那么平凡。每個老師都做過,可并非每個老師都能如此全心全力、盡職盡責地堅持二十幾年。多少個中午他放棄休息為學生答疑,多少個下午他推遲下班找學生談心,多少個雙休日他走進學生家庭與家長商討教育良策。他最愉快的是給學生上課,最高興的是學生取得進步,最幸福的是畢業了的學生回來看他。高老師用自己的真誠贏得了師生和家長的尊敬。
熱愛學生,了解學生,循循善誘,誨人不倦,這是師德的核心。高老師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既有共產黨人的堅定性的原則,又充分表現教師對學生的愛和關懷。他常說,對教育事業的忠誠,無限熱愛學生,這是搞好教育教學最起碼的,也是最根本的一點,否則,一切都無從談起。他不僅熱愛優秀學生,更關心、愛護 “后進生” “問題生”。堅信所謂的“后進生”、“問題生”是可以改變的。針對部分學生中存在的信仰淡漠、道德缺失、迷惘厭學等問題,高老師做了大量耐心細致的思想教育工作。圍繞成長與成才、立身與做人這個基本問題,他經常找學生談心,讓他們從心靈深處感覺到溫暖與信服。13屆她班上有一位單親家庭的學生,性格內向。有一次,他的母親因擦洗窗戶摔斷了脊椎骨,要躺床修養半年,這孩子便擔負起了照顧母親的任務。既要洗衣做飯,又要趕去學校上課,原本拮據的家庭也因藥費和無收入來源變得更加困難。高老師知道后,便經常關照這個學生的學習、生活,并去看望他的母親,還組織班上的教師、學生開展獻愛心活動。在一次班會課活動中,這個學生激動地說:“這個班太好了,比我家里更溫暖,老師像我的父母,同學們像我的兄弟姐妹,能在這樣的班級真是太幸福了!”從此他更加努力,成績不斷進步,性格也變得開朗樂觀了,還獲得了 “校三好學生”等榮譽稱號,成為同學們學習的好榜樣。
作為一名新時代的教師,高老師不甘落后、努力學習積極進取、不斷創新。教育學生要從學生的需要出發,教為學服務,啟發學生學,引導學生學。他的課堂既嚴肅認真又生動有趣,還特別貼近學生實際,寓教于樂,親和力強,并且注重心理學在教育教學中的靈活應用,重視快樂學習,善于啟發學生主動思考、主動提問、主動探索。同時,他在工作之余,不斷進行在職進修。他“邊學邊干、邊干邊學、終身學習”,緊跟著當代知識和技術的發展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