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為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不斷推進群眾性精神文明建設和全國縣級文明城市創建工作深入開展,進一步發揮“清水好人”的典型示范作用,積極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全縣實現精準脫貧,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強大精神動力和道德支撐。自去年以來,清水縣廣開渠道,嚴格推選模范典型,從在清水工作、生活、學習的所有市民和在外地工作、生活、學習的清水籍市民中評選出助人為樂、見義勇為、誠實守信、敬業奉獻、孝老愛親、勤勞節儉等方面表現突出、事跡感人、群眾認可的“清水好人”將通過多種形式,以講故事的方式,廣泛宣傳“清水好人”的先進事跡和高尚精神,與廣大市民一起走近好人、分享感悟,形成人人學習好人,人人爭做好人的良好氛圍。
【清水好人】
金虎奎:守護村民健康的好醫生
![](/Files250/BeyondPic/2016-5/21/1605201714e1104030dc787b07.jpg)
金虎奎是土門鄉蒼下村金小自然村的一名醫生,今年46歲,在金小村村民心中,他是一名醫術高、心地善良的好醫生。在20多年的行醫生涯中,他救死扶傷、淡泊名利,用滿腔真情守護著百姓的生命健康,他視患者為親人,視群眾為家人,甘當村民“守護神”。
鄉村醫生是一個很平凡、很清苦的職業,可金虎奎常說:“家鄉就是我的根,衛生所就是我的舞臺,鄉親們需要我,我也離不開鄉親們……”一句“鄉親們需要我”是金虎奎堅守鄉村醫生工作20多年的動力源泉,他也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贏得了群眾對他的感恩、尊敬和愛戴。
情系農村,關心廣大群眾疾苦。從事鄉村醫生工作以來,不但每天上門就診的病人非常多,而且半夜出診現象也很普遍。記得在2010年9月的一個夜晚,時間已是十二點多,勞累了一天的金虎奎剛剛睡覺。突然間,鄰村的兩個村民在門外大聲敲門,說他們村子有人服了農藥,金虎奎急忙起床,向他們簡單了解一下情況后,背起藥箱,不顧一天的疲倦,立刻起程步行十多里山路趕到現場,對病人進行搶救,終于,病人得以脫險了。像這樣半夜出診的事對于金虎奎來說真的是太多了。二十多年來,金虎奎共接診病人一萬多人次,出診近四千余次,卻從沒有收取群眾的一分出診費,給當地村民直接減少診療費用數萬元。這二十年來,金虎奎跑遍本村和周邊幾個村每一條小道,熟悉了每一戶村民身體健康狀況,誰患過哪些慢性病,誰對哪些藥物過敏,誰家有幾個小孩,在他心里一清二楚。由于工作繁忙,他從沒睡一個安穩覺,從沒過一個輕松愉快的節日。金虎奎的兩個子女正在讀大學,他的家庭經濟十分困難,現還欠信用社五萬元貸款。家庭重擔全部落在賢惠的愛人身上,金虎奎不能為家庭分憂,他深感自責,但為了讓群眾減除病痛,他還是堅持行醫。愛心是他行醫的信念和做人的根本。陳舊近乎發黃的欠條達三千余元,他從沒有主動上門去催收過,對于大病就醫困難戶更是伸出援助之手。
扎根農村基層,牢固樹立為人民服務的思想,由于技術過硬,口碑極好,周邊村甚至外鄉村的病人都慕名而來。經村醫金虎奎精心醫治的人,都夸他是個“學歷不高水平高,不是親人勝似親人”的好醫生。
積極宣傳惠農政策,高標準完成上級部署任務。2011年,鄉村衛生服務一體化管理工作在清水縣進行,按照上級統一要求和部署,積極開展合作醫療門診報銷,使村民在村衛生室門診看病就能報銷藥費。為了把黨和政府惠民政策落到實處,金虎奎嚴格遵守各項規章制度,以衛生法規來規范醫療活動,自覺接受衛生行政部門的監督和管理,嚴把采購藥品質量關,堅決抵制假冒偽劣及過期藥品,確保患者用藥安全,得到廣大群眾支持擁護和交口稱贊,同時,為轄區內1300余名居民建立了健康檔案,完成兒童免疫400余人次。
致力農村公共衛生服務,提高群眾健康水平。在就診之余,金虎奎不斷完善村級各類公共衛生資料,全力做好全村村民的出生登記、死亡登記 、防疫發卡、飲食管理、當地群眾健康檔案、外來人口健康檔案等資料的登記管理工作,做到分類分冊登記,保證資料的完整性和可查性。在此基礎上,他還收集信息資料,宣傳農村愛國衛生知識,積極配合衛生院到倉下村開展工作。為提高醫學理論水平及實際操作能力,積極參與土門衛生院組織的培訓,通過培訓,增長了知識,特別是對處理院外急救、心臟復蘇等各類突發事件上有了更全面的了解,為以后開展急救打下基礎。
他立足農村,在最基層的醫療衛生工作崗位上默默奉獻,守護著當地農民群眾的健康。他憑著崇高的醫德、精湛的醫術,為病人除疾祛病,排憂解難,贏得了廣大群眾的信賴和贊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