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清水縣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委系列決策部署,大力推進“14651”發展戰略,全縣經濟社會各項事業開局良好。一季度,實現生產總值 7.19億元,增長9%;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373萬元,增長16.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98億元,增長9.52%;固定資產投資4.6億元,增長7.31%;大口徑財政收入10057萬元,增長35.76%,其中一般預算收入4555萬元,增長48.56%;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971元,增長7.3%;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25元,增長11.1%。
聚焦“一號工程”,縱深推進精準扶貧。深入實施“1+17”方案,一季度實現扶貧對象人均可支配收入1260元,同比增長18%?傮w呈現出“六個進一步”的良好勢頭。發力重點進一步突出,圍繞今年減貧2萬人的目標,大力實施易地扶貧搬遷、教育扶貧等“十二大重點工程”,確保年底貧困人口減少到2.39萬人、貧困面下降到7.94%;A工作進一步到位,深入推行“853”精準脫貧管理辦法和“434”脫貧人口縣級認定機制,高標準做到了平臺建設“八個準”、“五張圖”定向落實到村、“三本賬”動態管理到戶。投入力度進一步加大,今年該縣財政預算投入1億元,整合項目資金5.3億元全部用于精準扶貧。強化金融支持,省上下達該縣第三批精準扶貧專項貸款2.55億元,已發放1670戶8350萬元。產業扶貧進一步做實,大力實施“4536”富民產業增收工程,累計投入1227.2萬元,新建干鮮果園5.94萬畝,特別是把貧困戶戶均建設2畝園作為產業扶貧的一項硬指標,投入扶貧資金270.4萬元,扶持新建核桃、蘋果園1.69萬畝,實現了貧困戶干鮮果園全覆蓋,戶均達到5畝。基礎設施進一步改善,在去年實現自然村通動力電和121個貧困村標準化村衛生室全覆蓋的基礎上,狠抓交通道路建設,新修產業路88條151.1公里,16條180.2公里通暢工程和123條657.7公里現有通村硬化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進展順利。該縣財政按照每公里10萬元補助標準,計劃自籌資金建設自然村砂礫路153條477公里,已開工建設50條110公里。全面啟動實施遠門等7處涉及17村的農村飲水安全管網延伸工程,年內將實現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全覆蓋。緊盯貧困戶有安全住房這一脫貧硬指標,計劃新建的17個易地搬遷新村已開工建設6個,其余11個即將開工建設,清水縣探索推行的“1+10+5”易地扶貧搬遷模式得到全國政協民族和宗教委員會調研組的充分肯定。啟動實施農村危舊房改造1050戶,占計劃2500戶的42%。開工建設千人以上行政村幼兒園20個,年底將實現千人以上貧困村幼兒園全覆蓋;全力推進40個“鄉村舞臺”建設,年內將實現貧困村“鄉村舞臺”全覆蓋。機制創新進一步加強,深化“11558”干部下基層活動、農戶分類提升等十種創新模式的同時,重點探索創新了六種脫貧攻堅新模式。圍繞縮小區域發展差距,投資4000多萬元,集中力量推進了蒲魏梁流域精準扶貧集中攻堅和遠門、新城兩鄉差異化扶貧。圍繞加大醫療救助力度,繼續實行二次醫療救助,并將建檔立卡貧困戶門診慢性病由40種增加至65種,報銷比例由70%提高到90%。圍繞保障住房安全,對2000戶精準扶貧C、D級危房戶,由縣財政貼息,每戶落實3—5萬元3年貼息貸款幫助建房;對500戶特別困難的危房戶,除落實政策性補助外,縣上通過民政救助和財政補助,戶均再配套補助3萬元,幫其建設不少于45平方米的安全住房。圍繞強化勞動力培訓,大力實施“十百千萬”農民素質提升培訓工程,整合各類涉農培訓資金252.14萬元,已開展各類技能培訓5期292 人、實用技術培訓51期4339人(次)。圍繞促進電商扶貧,大力推行“1+1+N”電商人才培訓計劃,積極開展“合作社+電商”試點工作,一季度實現電商交易額580萬元。圍繞示范帶動,由18鄉鎮下基層工作組長和鄉鎮黨委書記、鄉鎮長每人包抓一個貧困村抓規范、創特色,創建精準扶貧示范村52個,發揮了以點帶面的示范引領作用。
突出項目帶動,持續增加有效投資。深入推進“3341”項目工程,今年計劃實施各類重點建設項目158項,其中續建48項,新建110項。至目前已開工104項,開工率65.8%,累計完成投資12.7億元。其中:投資5000萬元及以上項目57項,已開工43項,完成投資9.4億元。邽山生態示范園、天河酒業生態釀酒城技改擴建、迎賓大道、火車站廣場及環路建設、縣醫院整體遷建等48個續建項目已完成投資4.8億元,占年度投資計劃的24%;總投資2.2億元的黃門330千伏輸變電站工程順利開工建設,60萬畝干鮮果基地、國家旱作農業示范區等110個新建項目已開工56項,完成投資7.9億元,占年度投資計劃的20%。特別是投資847萬元完成以縣城北山綠化為主的各類造林2.8萬畝;縣財政投入820.75萬元,實施公路綠化443公里,高標準打造了清隴路、清社路、S305線等一批綠色示范長廊,實現了縣域交通主次干道、260個行政村通村公路、每鄉鎮3個以上貧困村通自然村道路“三個綠化全覆蓋”。積極做好全省項目觀摩活動籌備工作,篩選確定了總投資1.5億元的鐵爐梁萬畝優質核桃示范基地、總投資8300萬元的蒲魏梁精準扶貧產業示范區、總投資2.6億元的縣醫院整體遷建、總投資2.78億元的火車站前廣場商貿樞紐圈、總投資1.58億元涉及39個自然村715戶3368人的17個安置新村及總投資1200萬元的紅堡鎮曹馮新村易地搬遷工程、總投資3.2億元的天水華盛農業食品綜合開發項目等6個項目觀摩點。
狠抓招商引資,著力夯實發展后勁。篩選儲備招商引資重點項目54項,總投資130億元。新簽約日產500噸金精粉冶煉、國電投清水30兆瓦光伏發電、華博智源清水20兆瓦光伏發電項目3項,總投資10億元,正在開展土地流轉等前期工作,預計6月底開工建設。續建項目14項,到位資金5.67億元。華盛農業食品綜合開發項目已投產運營,總投資3.6億元的天河生態酒業城技改擴建和總投資1.3億元的精煉胡麻油項目完成主體工程,正在安裝設備。三義商貿城、有機肥生產等7個在建項目進展良好,中電投清水2×1000兆瓦火電、國夢天然氣等工業能源類項目前期工作有序開展,三峽白駝60兆瓦風電項目將于5月下旬開工建設。積極籌備參加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計劃簽約總投資4億元的溫泉生態旅游區項目,民俗文化、農村數字電影放映、《軒轅大帝》等展演展示活動籌備工作有序推進。
堅持強基固本,全面落實從嚴治黨。堅持把“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建立“黨員固定活動日”制度,深化先鋒引領行動,創新推行“表彰一批先進典型、踐行一批承諾事項”等“十個一”工作載體,探索推行農村“四設四帶四促”設崗定責、機關“在職黨員到社區報到”和“手抄黨章100天”等活動,確保了全縣750個黨支部13518名黨員“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全覆蓋。推行“1+5”包聯整頓機制和“5+N”黨建示范點創建模式,全力推進了49個軟弱渙散黨組織集中整頓、52個黨建示范點創建工作。投入400多萬元,啟動實施了18鄉鎮“六小工程”建設。全面落實黨風廉政建設“兩個責任”,把握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全力支持紀委劃片聯合辦案工作,深入開展扶貧領域“兩查兩!睂m椥袆,共受理信訪舉報及案件線索42件,立案12件15人,給予黨政紀處分10件10人、組織處理3件4人。
嚴肅換屆紀律,有序推進鄉鎮換屆工作。嚴格遵循“九嚴禁”紀律要求,分層次簽訂換屆紀律承諾書191份,開展專題培訓132人次,全面推行“一人一事”思想工作模式,營造了風清氣正的換屆環境。大力倡導“五看五選”用人導向,堅持“嚴控職數、小幅調整、注重實績、強弱搭配、能上能下、關愛解困”原則,共配備鄉鎮領導班子成員153人,其中女干部13人,擇優選拔1名村黨支部書記進入黨政領導班子,5月11日人事將全部到位。完成黨代表初步人選的推薦和公示工作,正在進行黨代表預備人選資格審查,5月下旬將全面完成鄉鎮黨委換屆工作?h鄉人大換屆選民登記工作正在有序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