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近年來,清水縣委、縣政府團結帶領全縣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群眾,牢牢把握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大力弘揚“淳樸誠信、尚德務實、創新超越”的清水新精神,發揚真抓實干、風正勁足的工作作風,在工業經濟發展、城市建設、新農村及村陣地建設、生態環境及城鄉環境衛生整治、干鮮果產業發展、農村安全飲水及鄉村道路建設、精準扶貧、社會事業及民生保障、社會治安治理、醫療衛生、教育改善、精神文明建設和干部隊伍建設等方面取得了輝煌的成績。為進一步推動全縣各項事業發展,清水縣屬新聞媒體將推出【看發展】專題,對近年來清水縣取得的成績進行專題報道,為努力開創清水發展新局面、譜寫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新篇章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
【看發展】
清水: 新農村建設引領小康生活
![](/Files249/BeyondPic/2016-4/20/16041918123d9006374c7bb10b.jpg)
4月18日,在清水縣紅堡鎮賈灣新農村,一排排整齊的別墅院落在陽光的映襯下熠熠生輝,廣場上孩子們盡情的撒歡玩耍,在該村便民金融服務點,筆者見到了前來辦理業務的村民楊金倉,交談中了解到,楊金倉是便民金融服務舉措最直接的受益者。
![](/Files249/BeyondPic/2016-4/20/16041918150152326eb5b08476.jpg)
“以前訂煙,我要坐公交車去城里的信用社先把煙款打上,才能到網上預訂,現在好了,在家門口打煙款,借助村里的電商平臺網絡就可以實現網上訂煙,既省時又省事”楊金倉說。
![](/Files249/BeyondPic/2016-4/20/16041918163ab3b1257e071a50.jpg)
(網上購物)
“自從設立了便民金融服務點,現在群眾可以在家門口存取錢了,一些惠農補貼款項的發放也可以及時進行查詢領取”負責人田穩明向筆者訴說著便民舉措帶來的好處。不僅如此,40多的田穩明還在村里做起了電商,積極鼓勵村民網上購物。
![](/Files249/BeyondPic/2016-4/20/1604191746fc20a3ab2df1b146.jpg)
賈灣新村涉及賈灣舊村、田家灣2個自然村,共 276戶1159人。“以前的舊村由于原自然村地處坡大溝深的偏僻地帶,自然條件差,交通不暢,上學難、看病難問題十分突出,土坯墻、危舊房、泥濘路、臟亂差是搬遷以前賈灣村的真實現狀。” 村主任田啟明介紹著搬遷前的情況。2010年,賈灣村被列為國家以工代賑易地扶貧搬遷項目建成賈灣新農村。
![](/Files249/BeyondPic/2016-4/20/16041917466db560fc00d734eb.jpg)
如今的賈灣新村,群眾住的是別墅小院、走的是硬化巷道、用的是太陽能熱水器,有文化小廣場、圖書室、衛生室、農家便民超市、金融服務便民點等完善的基礎設施,優美的生活環境,長效的富民產業,農民收入大幅提高,村容村貌明顯改善,這一切的變化得益于新農村建設帶來的實惠。
![](/Files249/BeyondPic/2016-4/20/1604191746de570152f25f3049.jpg)
小康路上的變化,賈灣群眾看在眼里,喜在心里,而這只是清水縣改善農村人居環境讓群眾過上幸福生活的一個縮影。據悉,該縣在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緊盯農村立地條件差、農民住房條件差的這塊短板,從“小康不小康、關鍵看住房”的戰略高度,狠抓農村新居建設,不斷改善人居環境,受到群眾的好評,也贏得了社會的關注和支持。至目前,全縣探索出易地搬遷型、產業支撐型、災后重建型、勞務帶動型、舊村改造型、危房改造型6種有效模式,按照“國家補一點,部門幫一點,政府拿一點,群眾籌一點”的思路籌措資金,累計投資15.37億元,共建設各類新農村169個,4.3萬戶17萬余群眾住上了新房子,農村磚房率達到75.5%。
![](/Files249/BeyondPic/2016-4/20/1604191746b9cb914de2bd7eb8.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