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近年來,清水縣委、縣政府團結帶領全縣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群眾,牢牢把握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大力弘揚“淳樸誠信、尚德務實、創新超越”的清水新精神,發揚真抓實干、風正勁足的工作作風,在工業經濟發展、城市建設、新農村及村陣地建設、生態環境及城鄉環境衛生整治、干鮮果產業發展、農村安全飲水及鄉村道路建設、精準扶貧、社會事業及民生保障、社會治安治理、醫療衛生、教育改善、精神文明建設和干部隊伍建設等方面取得了輝煌的成績。為進一步推動全縣各項事業發展,清水縣屬新聞媒體將推出【看發展】專題,對近年來清水縣取得的成績進行專題報道,為努力開創清水發展新局面、譜寫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新篇章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
【看發展】
黃門鎮小河新村:新農村建設帶來的巨變
漫步于黃門鎮小河新村,一棟棟整齊的二層小洋樓、寬敞的文化活動廣場、還有韻味獨特的鄉村大舞臺,幾乎讓你懷疑這哪里還是曾經破落的鄉村。曾經的土坯房已不見蹤影,一排排新樓房拔地而起;泥濘難走的鄉間土路已告別歷史,取而代之的是平整的水泥路;村門口的宣傳欄上一張過去和如今對比的照片,以及新村里今年來發展的介紹,無不反映出近年來清水縣新農村建設所帶來的巨大變化。
說起新村的變化,村民楊金元滔滔不絕。“我原來住在薛堡村,房子以前都是土坯房,年久失修已成為危房。今年,通過實施易地扶貧搬遷項目,我搬下來建起了新房,現在的新村水泥馬路通到各家各戶,自來水通了,上學、看病也方便了”。楊金元還告訴記者,村里建了文化活動廣場后,村子里的群眾在忙活兒之余就到廣場上健身鍛煉和跳舞休閑。
今年以來,黃門鎮按照“整合分散村、建設中心村、發展小城鎮、謀劃大發展”的工作理念,積極探索創新,整合各類項目資源,投資3713.5萬元,建成占地77.6畝,集183戶農戶住宅、社區綜合辦公樓和文化活動廣場為一體的新農村建設示范新村,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跨越發展的新農村建設之路。
針對多村群眾集中搬遷后服務管理難的問題,探索試行農村綜合社區管理模式,實現農村戶籍向城鎮戶籍轉變。新建綜合社區辦公樓1處三層1460平方米,社區辦公樓主體工程已全部完工,正在進行內外粉,建成后將配備老年人活動中心、衛生室、文化室、便民超市等服務機構,進一步完善社區綜合服務功能,力爭將小河新村打造成一個住宅寬敞、環境優美、功能齊全、設施完善的新型農村社區。
(鄉村大舞臺建設)
(小河新村)
(小河新村)
(小河新村文化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