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凱麗:笑對生活 收獲美好明天
![](/Files249/BeyondPic/2016-3/3/16030317324d283cd8f9e98a1a.jpg)
張凱麗 ,女,今年14歲,共青團員。家住清水縣土門鄉土門村二組,就讀于清水縣土門中學。小時候的張凱麗生活在一個幸福的大家庭:有和藹可親的爺爺奶奶,有對自己關懷備至的爸爸媽媽,有聰明活潑的哥哥,一家人雖不富裕,但其樂融融。
2003年,張凱麗的爸爸患內風濕,整天臥床不起,當時她僅僅是2歲的孩子,爺爺奶奶年近70。爸爸一病,媽媽和哥哥外出打工,就把整個家丟下了。張凱麗從小一直都很懂事,在家聽爺爺奶奶的話,漸漸長大后,她更是積極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尤其爺爺奶奶下地干活,她就照顧常年癱在床上的爸爸,給爸爸洗臉,擦身體,洗衣做飯喂飯。即使這么辛苦,張凱麗仍毫無怨言。爸爸病后,家里生活相當困難,她沒有去與人家比吃比穿的,穿的都是好心人給的舊衣服,吃的是最便宜的飯菜,媽媽有時對她說:“孩子啊!真是苦了你了!現在你是家里的頂梁柱了。”望著媽媽憔悴的面孔和頭上出現的銀絲,張凱麗含著淚點點頭,她下定決心,一定要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幫媽媽照顧好家人。
![](/Files249/BeyondPic/2016-3/3/16030317323954a53ec5957cc2.jpg)
進入中學之后,學習任務更繁重了,但臥病在床的爸爸依然是張凱麗最大的牽掛,她甚至想到過放棄學業回家一心一意照顧爸爸,可每次都會被媽媽罵:“孩子啊,這么多年的艱辛我們都走過來了,你要好好學,再堅持三年,你考上高中就好了”。聽了媽媽的話,張凱麗飽含著淚水,繼續回到學校努力讀書,她在心里激勵自己:“我要堅強,我不能向生活低頭”。從此,不管春夏秋冬,張凱麗每天早上五點就準時起床了,她總要先幫爺爺奶奶爸爸做好飯,自己有時候都顧不得吃上一口就得背上書包飛快地趕到學校上課,放學鈴聲一響又飛快的跑回家幫奶奶做午飯,尤其到周末還要下地干農活,除了學習,做家務,做農活,照顧爸爸成了張凱麗每天必須做的事,她的少年便是在這樣的忙碌辛勞中一天天度過的。
2015年7月常年患病的父親去世,爺爺奶奶因傷心過度而有些癡呆,沒辦法,張凱麗只好用柔弱的肩膀挑起了家庭的重擔。她既要在學校搞好學習,還要回家幫助爺爺奶奶做飯、掃地、做家務,下地干活等等,不幸的遭遇讓她過早體味了生活的貧困與艱辛,但她總是說:“再苦再累,我都要堅持,不能讓媽媽擔心。”
![](/Files249/BeyondPic/2016-3/3/1603031732164ba61e060358dd.jpg)
臨近中考,她的學習任務也變得繁重起來,但她依然堅持每天臨上學前把吃的喝的給爺爺奶奶準備好,中午回家給幫奶奶做飯,給爺爺奶奶講自己一天的收獲,看到爺爺奶奶笑,張凱麗的心里比吃了蜜還甜。周圍好心的大叔大嬸們有時候也會過來看看她們一家,問她有哪些地方需要幫忙的,但張凱麗都會婉言謝絕,因為她覺得,這么多年來大家對她們的幫助已經夠多了,現在她長大了,就要憑自己的能力撐起這個家了。
這么艱苦的家庭條件,張凱麗沒有放棄學習,刻苦努力,成績一直名列前茅。幾年來,張凱麗精心照顧爺爺奶奶爸爸的孝心感動了周圍的許多人,大家都對這個善良質樸的女孩豎起了大拇指。
走過了艱辛的成長之路,張凱麗沒有享受快樂幸福的少年時光,她勇敢地幫媽媽承擔起贍養老人,照顧爸爸的義務,她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扛起了生活的重擔。未來的路依然漫長,但張凱麗維卻毫不畏懼,她在日記中寫到:“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我要與那雛鷹一樣,用大自然生存的殘酷歷練心智,以鳳凰涅槃的精神堅定信仰。我堅信,困難只是暫時的,只要自己不放棄努力,笑對生活,殘缺的家庭也會充滿愛的溫暖,也能收獲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