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煌“十二五”喜看新成就
清水 美麗鄉村奔富路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住房”。近年來,清水縣圍繞加快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先后探索出易地搬遷型、產業支撐型、災后重建型、勞務帶動型、舊村改造型、危房改造型6種有效模式,狠抓新農村建設,受到了群眾一致好評,也贏得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和支持。
![](/Files249/BeyondPic/2016-1/14/1412121748cc27dba0fa7a8bce.jpg)
沿著清水縣大溫公路向前,距秦亭鎮政府以東二三公里處,一幢幢青瓦白墻的二層小樓整齊劃一、格外惹眼,站在公路邊向村里望去,集健身、娛樂等多功能于一體的文化廣場格外醒目,廣場四邊縱橫交錯的水泥路四通八達,家家門口都是花園環繞,小二樓上的太陽能更是讓人眼前一亮,一幅美麗的鄉村畫卷映入眼簾。這就是清水縣秦亭鎮趙堯村新農村,也是清水縣新農村建設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這樣的新農村在清水越來越多。截至目前,清水縣累計投資15.37億元,共建設各類新農村170個,全縣近4.3萬戶17萬余群眾住上了新房子,人均住房面積由原來的不足6平方米增加到20平方米以上,農村磚房率達到75.51%以上。
![](/Files249/BeyondPic/2016-1/14/1509241615d0cffdb01b93a78f.jpg)
美麗鄉村建設,離不開產業支撐。
通過實施易地扶貧搬遷,馬溝村將自然條件差、群眾生產生活困難的99戶461人統一搬到川道區居住,極大地改善了搬遷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同時把生產發展擺在首位,充分利用川塬區地理優勢,依托整村推進扶貧項目,大力發展群眾增收的主導產業,使群眾走上了致富道路。
![](/Files249/BeyondPic/2016-1/14/15071221157373a7696571097b.jpg)
趙堯村則圍繞“高山蔬菜、川地大麻、適地核桃、普遍勞務、戶戶畜禽”的產業發展布局,積極發展核桃、勞務等主導產業,增加了農民收入。
清水縣圍繞林果、畜牧、經作、勞務四大主導產業的總體布局,在新農村建設中,大力實施林果增收、畜牧增收、經作增收、勞務增收、藥材增收和惠農政策增收等增收工程,因村因地制宜,分類分戶施策,成功打造出了西靈山等6個5萬畝現代農業科學發展示范區,基本形成了“一鄉一業、一村一品”的產業發展格局。
![](/Files249/BeyondPic/2016-1/14/15092416156b5ce667c88b4b0b.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