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縣隴東鄉電子商務營銷中心線下實體店)
11月2日,筆者在清水縣隴東鄉電子商務站線下實體店采訪時看到,核桃、木耳、蕓豆、手工鞋墊等富有清水特色的產品琳瑯滿目。“我們的電子商務站在銷售的產品上,不但有核桃、干果、核桃花之類的隴東鄉比較有特色的核桃系列產品,還有清水縣比較有特色的葵花、蕓豆、土雞蛋等農副產品,清水縣比較有特色的龐公石等也在網上有一個統一的展示和銷售,在增加農民收入的同時,對全縣特色經濟的發展可以說起到了很好的宣傳作用。”工作人員李冬花告訴筆者。“目前,隴東鄉電子商務站已成功交易50多單,交易額達1.3萬元;核桃預售10多單,預售額近2萬元。”這只是清水縣發展電子商務的一個縮影。
抓電商建網店大眾創業助脫貧
作為甘肅省六盤山特困片區扶貧開發重點縣和國家能源局定點扶貧幫扶縣,清水縣今年以來深入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精準扶貧電商支持計劃,緊緊依托全縣48萬畝優質干鮮果等特色優勢產業和天水農校職業教育資源,積極實施校地聯建“互聯網+”行動,切實創新探索創客空間、創業咖啡、創新工場等新型孵化模式,投資100多萬元建成了全省首家由創客工作室、創業實訓室、線下體驗館三部分組成的眾創空間和電商中心,其集創意策劃、創業培訓、宣傳推介、業務洽談、網店營銷為一體,成為最具現代化、最有發展活力的創新創業孵化園。作為非公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器,眾創空間和電商中心自啟動運營以來,已經發揮了明顯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帶動了當地電商企業和農業產業的雙向發展和互利共贏,讓大山深處的“山貨”交易得到拓展。至目前,全縣已發展網店210家,與12個農業產業基地無縫對接,實現網上成交66932筆,成交額737.3萬元。
聚創意育創客萬眾創新激活力
清水提出并實施把鄉鎮干部、大學生村官、農校學生和農村知識青年培養成創客,把創客培養成老板和專家的“雙培育”思路,充分借助眾創空間人才、技術優勢和農校師資、生源優勢,優先將2100多名農校在校學生培養成電商專業人才,實現人人開網店、個個當老板。推行“1+1+N”農村電商人才培訓模式,為每個行政村率先培養1名大學生電商村官,帶動培養1名電商帶頭人,引導更多貧困群眾學習電商、開辦網店,讓農民融入“互聯網+”行動中來,推動思想的深層次解放。至目前,眾創空間已吸納創意人才12人,培訓鄉鎮干部、大學生村官、農村青年和農校學生350人,策劃蘋果、核桃、龐公石等特色產品網店35家。
架天線拓郵路暢通渠道促發展
清水著力破解網絡寬帶、物流配送、交通道路、品牌培育四大電商發展瓶頸,推動電商健康快速發展。針對農村寬帶覆蓋率低、電商難發展的問題,協調電信、移動等運營商正在實施光纜入村入戶工程;針對鄉村物流配送難的問題,以加快城鄉道路建設為基礎,通過稅費減免、物流補貼等方式,鼓勵和扶持物流企業在鄉村建立電商物流配送門店、快遞服務點,著力打通農村物流“最后一公里”;針對農產品品牌培育難的問題,深入挖掘具有地域特色的核桃、蘋果、土雞蛋、土蜂蜜等農特產品和龐公石、麻鞋等手工藝品,加快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證和品牌培育工作,申報注冊了“清水黑木耳”、“清水薄皮核桃”、“清水粉殼蛋”等商標品牌,推動了電子商務的順利開展,讓更多群眾通過電商扶貧致富奔小康。
通訊員 陳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