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s247/BeyondPic/2015-11/4/1508181831b6272d84c3c94be3.jpg)
今年以來,清水縣整合全縣科技力量,組建科技扶持隊伍,在農村普及現代農業知識,引進推廣新品種、技術,提供有效便捷的科技服務,有力地推動了精準扶貧精準脫貧。
一是抓眾創空間建設,推動大眾創新萬眾創業。今年7月份在天水農校北校區建成眾創空間,由創客工作室、創客咖啡廳、創業實訓室、電商中心(線下體驗館)四部分組成。目前,眾創空間已吸納創意人才12人,培訓鄉干部、大學生村官、農村青年、農校學生360人,建立蘋果、核桃、龐公石等特色產品網店65家。二是加大科技項目爭取實施力度。今年以來,通過調研論證,向天水市科技局上報科技含量高、示范輻射帶動能力強的科技計劃項目16項,有四項已批復立項,下達科技經費31萬元。其中《清水縣養雞產業安全養殖技術集成與示范推廣》項目正在實施,對驗收合格的養雞戶撥付了補助資金。實施半夏連作障礙示范等縣列科技項目6項,縣財政投入科技資金45萬元。三是廣泛開展科技培訓,提升群眾科技文化素質。結合雙聯和精準扶貧工作,全縣共開展畜禽養殖、果樹栽培、農作物病蟲害綜合防治等各級各類技術培訓146期,散發宣傳資料2.2萬份,培訓和咨詢群眾2.95萬人次。四是提升科技示范推廣工作實效。緊緊圍繞全縣產業布局,采取積極引導、示范帶動、技術支持、抓點帶面等形式,培育科技示范鄉鎮3個、科技示范村20個、科技示范戶142戶,全縣建成西靈山5萬畝核桃市級現代農業示范基地和農業科技園區核桃標準化科技示范園等各類科技示范基地、示范園(點)62個,引進示范種植板田316紅蘿卜、元寶甘藍、皇妃西芹等農業新品種42個,示范推廣農業新技術33項。五是積極推促科技特派員發揮更好的服務作用。為推進全縣精準扶貧和農業產業化建設進程,在常規選聘50名科技特派員的基礎上,根據各貧困村畜牧養殖、林果產業、中藥材種植、蔬菜生產等產業需求,從農口各單位抽調業務精、能力強的260名技術干部,下派到121個貧困村和139個非貧困村任科技特派員,為貧困村群眾進行技術指導。這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對提高農民素質、提升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和科技成果轉化率起到了積極作用,也有力的推動了精準脫貧進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