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為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不斷推進群眾性精神文明建設和全國縣級文明城市創建工作深入開展,進一步發揮“清水好人”的典型示范作用,積極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全縣實現精準脫貧,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強大精神動力和道德支撐。今年以來,清水縣廣開渠道,嚴格推選模范典型,從在清水工作、生活、學習的所有市民和在外地工作、生活、學習的清水籍市民中評選出助人為樂、見義勇為、誠實守信、敬業奉獻、孝老愛親、勤勞節儉等方面表現突出、事跡感人、群眾認可的“清水好人”將通過多種形式,以講故事的方式,廣泛宣傳“清水好人”的先進事跡和高尚精神,與廣大市民一起走近好人、分享感悟,形成人人學習好人,人人爭做好人的良好氛圍。
【清水好人】
汪長順:家和萬事興
![汪長順2.jpg](/Files247/BeyondPic/2015-10/8/15100817341dda05cd135c85c7.jpg)
家庭,不僅僅是夫妻恩愛,白頭偕老的長相廝守;不僅僅是尊老愛幼,其樂融融的和諧氛圍。家,意味著責任、奉獻、寬容和理解。一個幸福的家庭,應當是一個和諧的家庭、勤勞的家庭、學習型的家庭、環保型的家庭。當然,要讓家庭幸福之花常開,需要每一位成員為“她”培土、施肥、澆水,需要陽光的照耀和雨露的滋潤。
在清水縣王河鄉成寺村有這樣一個家庭,父親是一名人民教師,教書育人,現已退休,妻子是一民普普通通的農村婦女,而他本人則是一名鄉村醫生。這個人就是汪長順,汪長順為人忠厚老實,在工作上,從疾病的預防到給人治病,每項工作他都是兢兢業業,任勞任怨,在他優秀品格的影響下,一對兒女學習也是名列前茅。雖然這只是一個平凡而普通的家庭,但是汪長順一家人遵紀守法、夫妻恩愛、尊老愛幼、家庭和諧、鄰里和睦,深受鄰里和社會的一致好評,全家人以實際行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創建和諧社會盡心盡力,獲得了全村人普遍稱贊。作為鄉村醫生,半夜三更、頂風冒雨為人治病都是家常便飯,但他卻無怨無悔,從沒有半句怨言,依然在用努力呵護著萬千人的健康。
2015年2月,在為林峽村村民林有順治病時,因河道結冰,他不甚將腳插進冰窟窿,腳都扭傷了,但后來他回憶起這件事,他說,他搶救了一名村民的生命,以自己的小痛解除了群眾的大痛,他感到很滿足,這點小痛算不了什么。對他來說,這樣的事例是數不勝數,作為一名村醫,他盡職盡責,為成寺村父老鄉親的身心健康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他,在用自己的那顆赤子之心守護著萬千人的健康。
汪長順的妻子尚巧紅更是一直支持著丈夫的事業,她不僅承擔著教育兒女的責任,而且在平時的生活上更是關心丈夫,兩口子相互尊重,工作上相互理解、相互支持,互幫互學,共同進步。他們結婚十多年來,家里總是充滿著和諧的氣氛,笑聲不斷,得到街坊鄰里的羨慕和贊揚。
人生活在世間,不能離開社會,不能離開群眾而獨自生存。與社會大眾相處的就是和睦。國家能和,再強的敵人也不敢輕易地欺侮,為什么呢?上下團結的力量太大了。古人說“一家之計在于和”。是啊,只有和睦,家才真正溫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