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為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不斷推進群眾性精神文明建設和全國縣級文明城市創建工作深入開展,進一步發揮“清水好人”的典型示范作用,積極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全縣實現精準脫貧,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強大精神動力和道德支撐。今年以來,清水縣廣開渠道,嚴格推選模范典型,從在清水工作、生活、學習的所有市民和在外地工作、生活、學習的清水籍市民中評選出助人為樂、見義勇為、誠實守信、敬業奉獻、孝老愛親、勤勞節儉等方面表現突出、事跡感人、群眾認可的“清水好人”將通過多種形式,以講故事的方式,廣泛宣傳“清水好人”的先進事跡和高尚精神,與廣大市民一起走近好人、分享感悟,形成人人學習好人,人人爭做好人的良好氛圍。
【清水好人】
蘇芳:為病人分擔痛苦是我的職責
![](/Files246/BeyondPic/2015-9/24/150923175858d91468a59db225.jpg)
“轉眼我已經在護先進事跡理崗位上工作十八年了,時光就像流水一樣消消地漫過了我的生命。戴著護士帽,卻依然感覺是如此美麗,圣潔。”這是清水縣中醫院的護士蘇芳記事本上的一句話,也是她發自肺腑的一種感言。
蘇芳是清水縣中醫院急診科的一名護士,在工作的十余年中,她不斷的在實踐中摸索,總結。始終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努力做到以精湛的技術,飽滿的工作情緒,高度的責任心,良好的心理素質為病人提供優質的服務。因此也得到了病人及家屬的理解、尊重和信賴。
2014年9月的一次值晚班時,一對夫妻外傷后前來就診,妻子腹痛得厲害。求醫心切的丈夫要求給妻子打止痛針,可在預診時她發現這個病人面色蒼白,仔細詢問病史和初步體查后,發現左上腹皮膚青紫,血壓偏低,判定是脾破裂內出血,她迅速請求先將患者送入腹外科。可病人家屬不但不聽醫囑,反而指著她的鼻子破口大罵:“我只要你打一針止痛就回家,而你卻是小病大醫,誰要你這個小護士來管東管西?”旁邊的其他病人的家屬實在看不過去,似乎在說:“這種人管他干啥,反正后果他自己負責。”可是,想到病人即將可能發生的危險,看看自己身上的白大衣,她任眼淚流濕了口罩,請來醫生果斷處理。后經b超檢查,證實了她的判斷,而且需要馬上手術。由于發現及時,抗休克措施得力,手術第二天病人就脫離了危險。事后這位男子非常自責,專程前來道歉,并送來感謝信。她就是這樣,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以“解除患者痛苦,挽救病人生命”為己任,從不計較個人得失。
在平日的護理工作中,她嚴格要求自己,力爭精益求精,最大限度的減少病人的痛苦,2014年夏天的一個傍晚,下班剛到家的她接到醫院的電話,“有搶救病人,快來!”一陣急促的的手機鈴聲在耳邊響起。接到電話,她急急趕到醫院。原來是一車禍外傷病人,病情危重,二話沒說,她就投入到搶救隊伍中。氣管插管、機械通氣、補液輸血、護送ct、術前準備,待一切忙碌停當,想去吃點飯,一陣嘈雜的腳步聲從搶救室外傳來“醫生,快!救命,救命!吃農藥了”聞聲,她一個箭步沖出室外,只見一 群人抬著一個人直向急診室走來。 “快,抬到床上,吃了什么?要洗胃!”于是一陣緊張的忙碌又開始了。終于病人經搶救后神志清醒,病情穩定,被送入了病房。這時的她才舒了一口氣,雖然身軀疲憊,饑腸轆轆,卻帶著無比愉悅的心情踏著月色回家。
作為一名護士,要有良好的細心、耐心、愛心、責任心及同情心,要有良好的理論水平與 操作技能。作為一名護士更必須具備示范帶動的能力,不但要提高自身素質,還要提高全科護士的整體素質。在急診輸液室,兒科患者居多,一個孩子最少有2-4個大人守著,針還沒打家屬先哭起來,這就要求護士不但要有強烈的責任感,更要有嫻熟的扎針技術和豐富的理論知識和穩定的心態。在輸液中要用心研究,仔細探索每個患兒血管的特點,才能真正干好護理事業,提高穿刺輸液的先進事跡成功率,減輕患兒的痛苦。在年輕護士值班的晚上蘇芳經常被叫到醫院來,每次都隨叫隨到,毫無怨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