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為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不斷推進群眾性精神文明建設和全國縣級文明城市創建工作深入開展,進一步發揮“清水好人”的典型示范作用,積極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全縣實現精準脫貧,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強大精神動力和道德支撐。今年以來,清水縣廣開渠道,嚴格推選模范典型,從在清水工作、生活、學習的所有市民和在外地工作、生活、學習的清水籍市民中評選出助人為樂、見義勇為、誠實守信、敬業奉獻、孝老愛親、勤勞節儉等方面表現突出、事跡感人、群眾認可的“清水好人”將通過多種形式,以講故事的方式,廣泛宣傳“清水好人”的先進事跡和高尚精神,與廣大市民一起走近好人、分享感悟,形成人人學習好人,人人爭做好人的良好氛圍。
【清水好人】
楊愛紅:用我的微笑溫暖病人
![](/Files246/BeyondPic/2015-9/18/1509171725d049272ca3469dbc.jpg)
楊愛紅,清水縣白沙中心衛生院藥房工作人員。從小,看著被病魔常年折磨的父母,楊愛紅就立志將來要當一名醫務人員,她決心用自己微薄的力量來醫治更多被病痛折磨的患者。黃天不負有心人,1991年她考上了甘肅省中醫學校學習中醫,畢業以后就在白沙鄉衛生院工作,一干就是19年。
在藥房工作雖然瑣碎平淡,但楊愛紅從不覺得厭煩。她一直希望能夠因為她的努力幫助,能讓病人過上幸?鞓返娜兆。她曾說:“我要用我的雙手,我的微笑,我的善待讓這個世界溫暖,不需他們記住我的名字,也不需要他們知道我的付出”。
2007年開始新型合作醫療,就診的患者逐漸增多,藥品購進量大,賬務結算比較復雜。她每天加班加點,飯都顧上吃,堅持做到每筆賬務無漏洞。隨著基層衛生事業的不斷發展、信息化的普及,她從不退縮,更加嚴格要求自己,不斷請教別人,很快的掌握了計算機系統的操作。在藥房取藥過程中,她始終按照藥房管理制度執行,做到“三查七對”,仔細、認真、熱情、周到、盡量滿足患者的要求。
由于農村工作的性質,群眾就診無定時,無論病人何時來院就診取藥,她都盡量滿足病人需求,遇有困難的患者,如年老體弱、耳聾、眼花的她都會耐心的詢問,一遍又一遍的核對,做到準確無誤。當有些患者提出合作醫療的常用藥品數量少,她會耐心的解釋,讓他們了解合作醫療就診及報銷程序和所需要的資料等。偶爾發生在取藥過程中有插隊引起糾紛的,她會妥善處理,化解矛盾。
在工作中她勤于鉆研,刻苦學習,大量閱讀業務雜志及書刊 ,多次參加醫院、科室業務學習,開闊了視野,擴大了知識面,提高了診療技術,能熟練診斷一些常見病、多發病。在工作中嚴格執行各種規章制度、治療常規和操作規程,一絲不茍接待并認真地處理每一位病人,在最大程度上避免了誤診誤病。
熱情接待每一位前來就診及取藥的患者,堅持把工作獻給社會,把愛心捧給患者,是楊愛紅的工作原則。無論貧窮、富有,她從來都是一視同仁。同時,她嚴格要求自己,不驕傲自滿,堅持以服務醫務工作為重,遵守各項紀律,兢兢業業,任勞任怨,樹立了自身良好的形象。在工作中,她一直以高度的責任心顧全大局,團結協作,堅持精益求精、一絲不茍、救死扶傷的原則,做到無私奉獻,無怨無悔,得到了同事以及廣大患者的一致認可。
她堅持以高度的責任心,良好的服務態度為病人提供優質服務,把愛心獻給每一位患者,為衛生院工作的推動和發展起一個很好的窗口作用。工作中她總是經常站在病人的角度去考慮問題,并要求大家在與病人的接觸中多作一些換位思考,多了解病人的需要和擔心,多與病人溝通,用我們真誠的心、樂觀開朗的情緒去感染病人,拉近我們與病人的距離。同時,她不忘利用休息時間為自己充電加強理論學習,提高技術,把最新的理念,通過健康教育等多種方式傳授給病人,為患者構建了和諧安全診療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