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s246/BeyondPic/2015-8/28/15071619263dc0d3591add3460.jpg)
在全國扎實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關鍵時期,清水縣在認真調研,分析群眾致貧原因的基礎上,提出了“政府+龍頭企業+貧困農戶”金融支持精準扶貧工作新模式,為農民開辟了長效增收渠道。
近年來,清水縣不斷發展以核桃為主的林果產業,把產業扶貧作為該縣農民脫貧致富的有效措施,提出了“人均兩畝園,收入過萬元”的增收目標,為了徹底解決部分貧困戶缺資金、缺信息、缺技術,核桃建園慢、后續管理跟不上,還沒有形成長效增收產業,龍頭企業發展扶持難,對產業基地建設和農民增收帶動效應不強等問題,清水縣結合縣情實際和產業發展特點,在分析農戶增收渠道的基礎上,圍繞用足用活用好全省精準扶貧小額信貸支持計劃實施方案政策,通過進村入戶調研、深入了解群眾貸款需求,積極探索推行“政府+龍頭企業+貧困農戶”金融支持精準扶貧工作新模式,解決貧困戶中沒有理財能力和增收、就業難題,支持龍頭企業發展,帶動產業基地建設,增加農民收入。
該模式由縣政府和蘭州銀行形成委托借貸關系,縣政府指定符合國家規定、監管制度等要求的單位作為精準扶貧專項貸款的承辦單位,具體承辦貸款的發放和回收;由村干部或鄰里作為保證人,用最簡便的方式確保符合條件的精準扶貧戶得到免抵押、免擔保、5萬元以下、3年以內的小額信用貸款。通過帶資入股,企業對有就業需求的勞動力優先安置就業,并對5萬元的入股資金按照每年保底4000元進行分紅,對有建園需求的貧困戶免費提供苗木、化肥,幫其發展核桃產業,解決了貧困戶中沒有理財能力和增收、就業難題,又支持了龍頭企業發展,帶動了產業基地建設,有效降低了信貸風險,最終實現“政府搭臺、銀行唱戲、企業發展、農戶受益”的多贏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