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s246/BeyondPic/2015-8/20/150819172543bbb5c106cd4d2d.jpg)
8月19日,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課題組專家來清水縣開展半夏連作障礙及種源建設實驗學術報告。清水縣政府副縣長孫潔、秦永斌出席報告會?h農業局、科技局、科協及全縣半夏種植合作社技術人員共計150人聆聽了學術報告。
![](/Files246/BeyondPic/2015-8/20/15081917253760cef437d0077d.jpg)
當天,以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生命學院黨委書記化小峰為代表的課題組專家一行先后深入秦亭鎮董河村半夏種源建設試驗田、泰山廟塬半夏連作障礙試驗田,實地參觀課題組實驗研究成果。在隨后召開的學術報告會上,原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生命學院院長,現任浙江理工大學生命學院書記、院長梁宗鎖教授從全國半夏生產分布現狀、特性、市場需求、清水半夏連作障礙及種源建設課題實驗研究成果等方面運用通俗易懂的語言作了學術報告。
![](/Files246/BeyondPic/2015-8/20/1508191725ad615555347e6a58.jpg)
梁宗鎖指出,按照全國半夏生產分布現狀,年需求在5000-6000噸之間,而年供應量則在2000-2500噸左右,且價格連年攀升,半夏市場前景廣闊。當前,清水半夏在種植技術規范管理方面基本上已經走在了全國前列,但采收、加工環節還相對滯后,建議下一步要建立科學的采收、加工機制,對半夏進行等級分離,不斷提高產品附加值。
![](/Files246/BeyondPic/2015-8/20/15081917259d2b26ecd9720a66.jpg)
半夏作為清水縣傳統中藥材種植中的支柱產業,受連作障礙和種源影響,使全縣半夏種植面積連年徘徊在2萬畝左右,為解決這一難題,該縣農業局與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開展院地合作,通過農業局專家平時的大田觀測和院校專家的技術支持,使半夏連作障礙和種源建設實驗研究取得了階段性成果,特別是今年開展的半夏連作障礙及種源建設試驗成效顯著。同時,也為下一步系統研究解決清水半夏連作障礙產生的主要原因,尋找克服半夏連作障礙的最短間隔年限與種植方法、探索解決半夏種源不足的問題,不斷擴大種植面積提供了詳實的科學數據。
![](/Files246/BeyondPic/2015-8/20/1508191725cb9515f9ed283738.jpg)
當前,該縣種植的2.1萬畝半夏正在采挖搶收,預計總產值可達8.4億元,經濟效益十分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