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為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不斷推進群眾性精神文明建設和全國縣級文明城市創建工作深入開展,進一步發揮“清水好人”的典型示范作用,積極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全縣實現精準脫貧,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強大精神動力和道德支撐。今年以來,清水縣廣開渠道,嚴格推選模范典型,從在清水工作、生活、學習的所有市民和在外地工作、生活、學習的清水籍市民中評選出助人為樂、見義勇為、誠實守信、敬業奉獻、孝老愛親、勤勞節儉等方面表現突出、事跡感人、群眾認可的“清水好人”將通過多種形式,以講故事的方式,廣泛宣傳“清水好人”的先進事跡和高尚精神,與廣大市民一起走近好人、分享感悟,形成人人學習好人,人人爭做好人的良好氛圍。
【清水好人】
黃俊英:兒媳們的好榜樣
她,一個普通的農村婦女;她,一個平凡的農家媳婦;二十年如一日服侍公公婆婆,伺候丈夫,一如既往,無微不至,從不言棄,無怨無悔,她的孝心感染著周邊群眾,事跡傳遍四鄰八鄉,她就是清水縣郭川鄉吊灣村的黃俊英。
今年49歲的黃俊英,性格開朗隨和,婆媳關系非常融洽,本來家里過的很幸福,但2008年丈夫一次意外事故,讓這個家庭陷入了困境。這次事故致使她丈夫朱積才中樞神經受損,腰槌骨折,下肢癱瘓,喪失了勞動力,從此家里的所有的擔子就落在了她一個人的肩上,她既要照顧體弱多病70多歲的公公婆婆,還要照看兩個兒子,更要時時操心癱瘓在床的丈夫。丈夫朱積才,是個急性子,由于難以接受自身癱瘓的現實,常耍性子,發脾氣,黃俊英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生怕丈夫想不開。于是苦口勸導,耐心疏導,她對丈夫說:“殘疾也要過日子,什么困難咱不怕,我會照顧你。”在她不斷的鼓勵勸導下,丈夫慢慢擺脫了陰影,樹立了生活的勇氣和信心,走上了生活的正軌,兩個兒子也堅強的面對充滿希望的每一天。
不論再忙再累,她每頓飯總是先盛給公婆,做飯總是依著老人的口味,燒得軟爛可口。冬天怕兩個老人凍著,總是把炕燒的熱熱的,讓兩位老人感覺到很舒服,老人年老、體弱多病,她還專門買來補藥為老人熬制,親自喂老人服下,丈夫由于殘疾,行動不便,她每天都伺候大小便,從不喊怨,一個多么偉大的女人。
在朱積才住院的那段時間里,黃俊英每天24小時的護理,整夜難眠,由于丈夫行動不便,大小便只能用外部設施進行釋放,還要人工幫著排泄大便,這一切都只能落到妻子身上。由于沒錢治療,朱積才只好提前出院,出院后,在她配合和鼓勵下,朱積才終于從以前的躺著變成了現在的能坐著。
在平時,她經常教育子女要孝敬老人,她也以身作則,婆媳、妯娌、兄弟姐妹團結友愛,夫妻恩愛,她還十分熱心鄰里之間的事情,禮貌待鄰,以鄰為友,得到了鄉親們的一致好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