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省政協副主席張津梁帶領聯系清水縣雙聯工作的省直單位負責人深入山門鎮至玄頭村通村公路、秦亭鎮趙堯村、白沙鄉桑園村現場檢查觀摩省直“雙聯”單位及清水縣“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工作開展情況,隨后,召開了省直雙聯單位雙聯工作推進會,總結回顧“雙聯”行動工作取得的成績,交流“雙聯”工作中的典型經驗,并就下一階段的“雙聯”工作做了具體安排部署。
會上,省政協副主席張津梁做了重要講話;市政協副主席安志宏出席會議;省委農工辦副主任閆敬明作了講話;省委政策研究室副巡視員羅江主持會議;省委政策研究室代表省直單位對2014年在清水的“雙聯”工作進行了總結;省直各單位就2015年雙聯工作打算做了匯報;清水縣委書記劉天波就雙聯工作的主要做法和2015年雙聯工作的基本考慮做了匯報;清水縣委副書記、縣長馬越垠就清水縣2014年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及請求各位領導和雙聯單位協調解決的重點項目作了簡要匯報。聯系清水縣的省政協辦公廳、省委政策研究室、省社科院、省交通廳、省農牧廳、省文化廳、省工商銀行、省工商局、省地稅局負責同志,清水縣委副書記、縣政協主席王新強,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劉志偉,縣政府副縣長孫潔、秦永斌及縣直相關部門和鄉鎮、村組負責人參加會議。
張津梁說,今天的“雙聯”工作推進會動靜結合、交流與觀摩相結合、總結與部署工作相結合,內容豐富,開的很成功,圍繞省委對雙聯工作的要求,各單位和清水縣都有提出了很多新的想法,為做好今后的雙聯工作提供了保障。
張津梁指出,2014年省直單位在聯系清水縣雙聯工作中,各單位高度重視,思想上認識明確,行動上果斷,執行制度嚴格,積極主動、盡職盡責、發揮作用、有聲有色;圍繞6大任務的落實,積極聯村聯戶,極大的改善了一大批基礎設施建設,產業建設,環境衛生改善等民生工程;在各級干部群眾和雙聯單位的共同努力下,被聯系的鄉、村、戶群眾的生產生活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善,為帶動促進清水縣扶貧開發和脫貧致富工作發揮了很好的作用;雙聯幫扶工作的開展對省直各單位機關建設,作風建設和隊伍建設等方面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特別是進一步增強了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的作風建設;清水縣鄉村干部積極支持配合省直單位開展雙聯幫扶工作,上下互動,內外結合,有效的形成了加快致富步伐的合力,為持之以恒的開展好雙聯工作奠定了基礎;各單位在幫扶的任務上,推進方式上,主觀必然上和參與主體上通過3年的實踐,邁上了一個新臺階,由“要我聯”向“我要聯”轉變,干部主動抽時間找任務下基層開展雙聯工作,對于推動全省雙聯工作和扶貧開發是一種潛在能量,起到了很好的推動作用。
張津梁要求,各幫扶單位要全面把握省委對雙聯工作的具體要求,認真學習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的講話精神,結合開展“工作落實年”活動,緊扣“重在聯、貴在為、深在制”的工作要領,進一步加強組織領導,靠實工作責任,以上率下、上下聯動,全面落實“六大任務”,精心打造“三大工程”,重點做到幫扶對象要精準、幫扶內容要精準、幫扶目標要精準、幫扶措施要精準、幫扶投入要精準、幫扶工作的考評要精準的“六個精準”。
張津梁強調,一年之計在于春,各單位、各部門要結合自身職能和工作實際,積極研究制定全年“雙聯”工作計劃,要有階段性目標,要有具體的項目和具體任務,要有完成的途徑和方法,日常工作要有責任部門和責任人,時間和進度上要有要求,要有一個考核標準和方法。嚴格按照省委的要求抓好落實,要落實領導責任和工作任務;落實進村入戶的次數、天數;落實檢查督查制度;落實部門責任,建立臺賬,對號入座。各部門思想上和工作上要更加高度重視,及時準確的提出針對性強的任務計劃,積極配合省直單位落實好各項任務,為開展好雙聯活動創造必然的條件,加強監督檢查、考核考評,及時推廣好的典型經驗,以點帶面,積極形成上下聯動的有力保障。
張津梁強調,對于需要解決的問題和存在的困難,各幫扶單位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先易后難、難易兼顧,緊盯抓牢、善始善終,主動互動、形成合力。對當前能夠解決的要分門別類,全力以赴得以解決;當前不能夠解決的要積極創造條件,條件成熟后及時列入下一步計劃;本單位解決不了的,各單位要積極協調配合,形成工作合力,逐步解決,確保件件有落實,取得良好的效果,助推清水經濟跨越崛起發展,為與全國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更大貢獻。
閆敬明指出,清水縣的雙聯工作在各級領導的重視和各部門、清水縣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顯著成效,呈現出“特色多、亮點多、成效好”的特點,注重基礎設施建設,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得到了極大改善;注重產業培育,農民收入持續較快增加;注重幫辦實事,解決了一大批群眾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注重發揮各自優勢,創出了各自幫扶的成功經驗和好的做法;注重培養鍛煉干部為基礎,形成了雙聯行動工作合力,全縣雙聯行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省委政策研究副巡視員羅江主持會議)
劉天波說,雙聯行動開展以來,清水縣緊緊圍繞既定的“八大任務、八個重點、八項行動、八大成效”,推進雙聯行動持續深入開展。一是創新雙聯工作機制。針對貧困戶多、貧困面大的實際,將聯系戶數擴大到縣級干部每人5戶、科級干部每人3戶;把扶貧攻堅與雙聯行動深度融合,健全和完善了駐村幫扶工作隊,實現了干部駐村幫扶長期化、制度化、規范化。二是突出幫辦民生實事。三年來,全縣各級雙聯單位把解決民生問題作為雙聯行動的突破口,累計落實幫扶資金2.67億元,為群眾幫辦實事4355件,集中解決了群眾在飲水、行路、住房、看病、上學等方面的一批難題。創特色實施 “六小民生實事”和“十三大惠民工程”,有力地改善了貧困村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三是拓寬群眾致富渠道。始終把產業發展作為雙聯行動的主攻方向,在進村入戶、摸清底數、吃透實情的基礎上,大力扶持群眾發展林果、畜牧、蔬菜、勞務、中藥材等特色優勢產業;加大金融扶持力度,發放涉農貸款12.9億元,其中婦女小額擔保貸款3735戶1.37億元,雙聯惠農貸款3354戶1.67億元,在48個貧困村設立互助資金,投入資金585萬元,激發農村發展活力,拓寬群眾致富渠道。2014年,全縣農民人均純收入4771.77元,比2011年增加1620.57元,年均增長14.8%。四是促進干部轉變作風。把雙聯行動與進十村訪百戶活動有機結合起來,深入基層,察民情、解難事,聽群眾怎么說、問群眾怎么看、請教群眾怎么干,使廣大雙聯干部不僅在深入基層中開闊了眼界、增長了見識、磨練了意志,而且在發展實踐中強化了宗旨意識、提升了服務本領、轉變了工作作風,改善了黨群干群關系。
馬越垠說,2014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張主席及省直各雙聯單位的大力支持下,我們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和中央一系列會議精神,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統籌抓好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扎實推進“5551”發展戰略,全縣經濟運行總體平穩,質量效益明顯提升,深化改革更加有力,人民生活持續改善,社會大局和諧穩定。實現全縣生產總值32.96億元,同比增長9.6%;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71億元,同比增長16.4%;固定資產投資52.46億元,同比增長20.27%;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71億元,同比增長17.9%;大口徑財政收入2.76億元,同比增長22.1%;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792.3元,同比增長9.9%;農民人均純收入4771.77元,同比增長13.6%。其中,全縣生產總值、第二產業、第三產業增加值和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位居全市第一,第一產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和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位居全市第二,大口徑財政收入增速位于全市第四,“兩個收入”增速與全市持平。
(在白沙鄉桑園村觀摩)
(在秦亭鎮趙堯村觀摩)
(秦亭鎮趙堯村農戶家中)
(秦亭鎮趙堯村)
(白沙鄉桑園村養羊小區)
(白沙鄉桑園村蔬菜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