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清水縣委副書記、縣長馬越垠:實施八大工程 建設美麗鄉村
![JT2A2033_副本.jpg](/Files244/BeyondPic/2015-2/13/1501161302f9700f1c29b2a28e.jpg)
![QQ圖片20150213120430.jpg](/Files244/BeyondPic/2015-2/13/1502131207a74afbc9d07bcede.jpg)
建設美麗中國,重點在鄉村。如何搶抓這一歷史機遇,加快推進美麗鄉村建設,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堅實基礎,是擺在各級政府面前的新課題。清水縣委、縣政府緊扣轉型跨越、科學發展的戰略部署,實施八大工程,建設美麗鄉村,城鄉面貌發生了顯著變化。
統籌城鄉、提質擴容,實施新型城鎮建設工程。按照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城鎮建設用地集約化、資金保障多元化、布局形態最優化、規劃建設特色化、管理水平科學化的要求,在規劃先行的基礎上,重點開發以市場為主的商業區、以商住為主的住宅區、以文化綜合體為主的文化娛樂區、以生態和歷史遺存遺址為主的旅游休閑觀光區。通過市場運作的方式,集中力量建設一批特色農業強鎮、現代工業重鎮、商貿集散大鎮、歷史文化名鎮,使小城鎮成為各具特色的政治、經濟、文化、商貿中心區。
以人為本、突出特色,實施新農村建設提升工程。始終把新農村建設作為統籌城鄉加快發展、促進全面建成小康的基礎和保障,創新機制,綜合施策,扎實開展特色示范工程建設,探索出了易地搬遷型、產業支撐型、舊村改造型、勞務帶動型、危房改造型五種新農村建設模式,農村脫貧致富奔小康的基本條件大為改善。
![15010420141c57fd52adc6e490[1].jpg](/Files244/BeyondPic/2015-2/13/1501091144b638801bb96ec387.jpg)
轉型升級、提質增效,實施特色產業富民工程。堅持把調整農業結構、促進農民增收放在突出位置,全力促進林果、畜牧、蔬菜等特色產業快速發展。積極建設全省高原夏菜重點縣,大力發展高原夏菜、甜玉米和大麻等特色經濟作物,主打“清水無公害半夏”品牌。
破解瓶頸、夯實支撐,實施基礎設施配套工程。緊緊圍繞“謀劃大交通、建設生命線、打通產業路、連接自然村”的思路推動交通道路建設大突破,實施農村安全飲水工程,實施農網改造升級工程。結合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在全縣啟動實施了“六小民生實事”工程和“十三大惠民工程”,有力地改善了農村生產生活條件。
![IMG_3583.jpg](/Files244/BeyondPic/2015-2/13/1501091144e599af87364febea.jpg)
集中力量、整合資源,實施扶貧開發攻堅工程。深入推進“雙聯”行動與扶貧攻堅深度融合,健全專項扶貧、行業扶貧、社會扶貧“三位一體”的扶貧開發格局,集中力量打好扶貧攻堅戰。建立了精準扶貧工作機制,對每個貧困村、貧困戶建檔立卡,逐村逐戶制定幫扶措施,集中力量予以扶持,做到扶真貧、真扶貧;健全干部駐村幫扶機制,對每個貧困村都安排駐村工作隊,每個貧困戶都確定幫扶責任人,實現了駐村幫扶長期化、制度化。
完善機制、共建共享,實施環境綜合整治工程。以全省開展千村美麗、萬村整潔、水路房全覆蓋為主要內容的農村人居環境集中改善行動為依托,建設了莊天二級公路沿線,紅堡—秦亭、山門,紅堡—王河,紅堡—郭川,豐望—隴東五條美麗鄉村示范帶。加快推進“一池兩改三化”工程,探索出了鄉鎮景區化、村落景點化的環境整治和美麗鄉村建設新路子。
![IMG_4255.jpg](/Files244/BeyondPic/2015-2/13/1501091144ea20018702c1ba42.jpg)
強化生態、保護環境,實施生態清水創建工程。搶抓國家建設甘肅省生態安全屏障綜合試驗區機遇,推進藍天、碧水、安全、寧靜、生態五大環保工程,加快實施節能減排重點工程,狠抓廢舊農膜回收利用,促進了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營造了天藍地綠、水凈氣清、宜居宜業的生產生活環境。
加強服務、綜合治理,實施社會管理創新工程。切實加強村級“兩委”班子建設,從農村致富帶頭人、產業大戶、退伍軍人、回鄉青年、外出務工人員中選拔村干部,培養農村黨員致富帶頭人,從致富能人中培養黨員。建立健全了《村民代表會議議事規則》《村規民約》等民主管理制度,對重大集體事務實行民主決策,全面推行村務、政務公開。普及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制度,落實農村義務教育新機制,啟動實施了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工作,加強農村文化陣地建設和農民教育培訓工作,提高了農民素質。
原鏈接:http://epaper.gansudaily.com.cn/gsrb/html/2014-12/22/content_23089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