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歲月流金,盛世豐年。2014年清水縣委、縣政府團結帶領全縣各級黨政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群眾,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按照中央和省、市委的各項決策部署,努力攻堅克難,奮力真抓實干,全縣呈現出經濟社會健康發展、深化改革穩步推進、人民生活持續改善、社會大局和諧穩定、黨的建設不斷提升、作風建設成效顯著、崛起跨越勢頭強勁的良好局面。清水縣新聞媒體將刊發【崛起•跨越】系列稿件,深入解讀縣委、縣政府的重大決策部署和全縣“兩會”重要精神,鼓舞全縣廣大干部群眾以縣委十四屆十一次全委(擴大)會議及全縣“兩會”精神為指導,自我加壓、自我趕超,為努力開創清水崛起跨越發展新局面、譜寫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新篇章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
【崛起•跨越】
清水:工業強縣戰略深入推進
![](/Files244/BeyondPic/2015-2/9/15020917420107b6090d741477.jpg)
2014年清水縣繼續列入專項資金扶持工業經濟發展,撥付到位省市級專項資金478萬元,加大對工業企業和工業園區基礎設施建設的扶持力度,全力破解工業經濟發展舉步維艱的難題。累計儲備工業發展用地近2000畝,大力推進縣城西部循環工業城和東部酒飲建材城建設,積極改善省級循環經濟產業園區基礎設施條件,打造工業崛起新平臺。興盛物流園和中小企業服務中心建成使用。天祥建材、匯濤蜂業、航鑫建材、溫泉生物科技等工業項目建成投產。華盛農業、煜興建材和白靈菇種植及深加工等工業項目建設進展順利。軒轅紙業、三義商砼實現了滿負荷生產,天河酒業培育提升工程取得顯著成效。
![](/Files244/BeyondPic/2015-2/9/15020917487522f292f0029c5a.jpg)
清水縣在落實優惠政策,規范工業經濟發展方面,全面加快工業經濟的發展,在落實兌現國家、省、市相關優惠政策的基礎上,先后制定出臺了《清水縣加快工業強縣戰略的實施意見》、《清水縣招商引資優惠辦法》、《清水縣循環經濟產業園區建設與發展的實施意見》、《清水縣金融業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意見》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并配套制定了企業服務、項目實施、土地供應、考核辦法等各項制度,對符合產業發展的項目和企業在土地供應,稅收留成,相關收費等方面給予了最大優惠或減免。
![](/Files244/BeyondPic/2015-2/9/1502091740409e623b30d8dd6c.jpg)
在加快園區建設,打造工業發展平臺方面。按照“工業向園區集中、項目向園區集聚、政策向園區傾斜”的原則,全力推進園區的建設與發展。在組建園區管委會的基礎上,分別調整配齊了循環園區和東關園區管委會領導,選拔充實了工作人員,分設了內部運行機構,加強了園區管理和服務。加大了土地征用和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已累計征用儲備土地近2000畝,為入駐企業和項目提供了用地保障。加快了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建成園區6號、7號、8號和1號部分路段道路9公里,完成了迎賓大道的設計,鋪設供排水管網3.6公里,完成家居建材城周圍道牙及文化磚的鋪設工程,改造提升電網3條60千米,園區投資環境得到了極大的改善。
![](/Files244/BeyondPic/2015-2/9/1502091748ff5c207f881efda6.jpg)
為扶持加快工業經濟的發展,改善工業投資環境,逐步加大財政對工業經濟領域支持。2014年清水縣繼續加大工業企業扶持和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扶持天河生態酒業城技改資金500萬元,返還稅收和土地出讓金297萬元,獎勵4戶重點納稅企業20萬元,扶持鑫能電鋅技改資金50萬元,落實省市級專項資金348萬元。2011年以來,縣財政已累計投資1億多元,用于園區道路修建、征用土地、投融資擔保、項目獎補,同時繼續加強工業項目爭取工作,累計爭取到國家、省、市項目補助資金3000多萬元,專款專用,全部用于扶持企業技術改造、產品研發和擴大規模。
![](/Files244/BeyondPic/2015-2/9/150209174040209213b8bd56f8.jpg)
通過實施“2510”工業經濟增長點培育工程,加快招商引資步伐,工業企業發展非常迅速。逐步引進了一批規模大、效益好的工業企業,陸續建成投產運行并發揮發效益。已累計引進工業項目近30多項,涉及造紙、水泥、建材、農副產品加工、金屬冶煉、供熱、采礦等行業,固定資產投資20多億元,成為推動清水縣工業和非公有有制經濟增長的重要因素。新型環保建材、加氣混凝土砌塊、精煉胡麻油項目已動工建設,陶瓷工業園、大輸液、熱軋鋼筋項目正在開展項目評估、立項等前期準備工作。
![](/Files244/BeyondPic/2015-2/9/15020917404241fc1176ce4607.jpg)
清水縣堅持把節能降耗作為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重要環節來抓,嚴把項目準入關,堅決杜絕引進高污染、高能耗企業和項目。鼓勵企業加大能耗改造,鑫能電鋅、軒轅紙業、天河酒業、天賜實業、軒轅藥業等企業累計投入6000多萬元進行節能改造,達到了節能和污染物排放標準。工業企業萬元GDP能耗和用水量預計分別下降3.2%和1.9%,工業粉塵煙塵等固廢排放量指標控制在目標范圍內,初步完成了“十二五”節能減排的階段性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