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清水縣千名干部下基層解決群眾所需所急所盼
![](/Files241/BeyondPic/2014-4/25/40580_2014042506564712qAh.jpg)
為深入推進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清水縣開展了以“下基層、察民情、解民憂、辦實事、促發展”為主題的千名科級干部下基層活動。全縣千名科級干部深入村組農戶,對制約農村發展和農民致富的問題進行了摸家底,理思路,辦實事。
“全縣260個行政村散落各處,一直以來,山大溝深,點多面廣就成了困擾農村發展和農民致富的最大因素。”清水縣委書記劉天波說,全縣以教育實踐活動為契機,通過提前謀劃,確定了1028名科級干部及后備干部深入村組農戶,對制約農民致富和農村發展的各項重點問題進行了深入調研,并幫辦了一批實事,極大程度上解決了群眾所需、所急、所盼。
永清鎮張楊村村主任成石燕告訴記者,前些時候村里的水泵壞了,近七千元的修理費一時收不上來,多虧縣委辦駐村干部湊集資金幫村民們解了燃眉之急。談到黨員干部下基層帶來的變化,成石燕說,由于村子地處偏僻,從前道路泥濘不堪,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村民們出去辦事來回就得一天時間。現在駐村干部幫助村里申請各類項目,不僅使通村道路硬化了,移動和電信基站也建起來了,村委會還修建了文化廣場,這些都徹底改善了村民們的生產、生活條件。
“思想是行動的先鋒,只有落后的干部沒有落后的群眾… …”劉天波說,“群眾利益無小事。”黨員干部下基層,首先是要把觀念樹立起來,然后才能積極想著為群眾辦實事。
按照相關要求 ,清水縣每個下基層干部每兩個月之內集中15天時間開展一次下基層活動,并形成常態化。每個下基層的干部均根據各自工作實際和各個自然村的村情實際出發,創新方式方法,積極投身工作一線。同時按照鄉不漏村、村不漏戶、戶不漏人地開展縣情大普查工作,既摸清了民情,也掌握了民意,歸納整理并提出了許多幫助農民群眾脫貧致富的意見建議和良法良策。
“如今,全縣黨員干部們通過入農戶、聽民聲、解民困、理民事活動,要求到一線去的多了,干群關系也更密切了。”劉天波說,為了使教育實踐活動落到實處,全縣還藉此實施了“城鄉教育助學、城鄉飲水安全、社會保障擴面提標、富民產業推進、住房保障建設、疾病防治、信訪積案化解、就業創業幫扶、鄉村公路改造、辦事公開承諾”等十三大惠民實事工程。這些,都給群眾帶去了看得見、摸得著、享受得到的發展實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