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維俊在12月28日代表市政府向大會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加快文化體育事業發展。深入實施我市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建設“136”工程,推進中華始祖文化園等項目規劃與建設,加快甘谷大像山文化主題公園、清水軒轅文化產業園、張家川回鄉風情園建設進度,培育壯大特色文化產業。”
(清水縣軒轅文化產業園效果圖)
(清水縣軒轅廣場)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省“3341”項目工程和縣“5551”發展戰略,清水縣以建設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為指導,堅持文化旅游首位產業發展方向,全面啟動實施軒轅文化產業園建設等一批重點文化產業項目,確保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基本建成。
近年來,清水縣委、縣政府堅持以軒轅文化為龍頭,深入推進軒轅文化的研究、開發和建設,提升“軒轅文化之鄉”、“中國溫泉之鄉”、“ 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品位,著眼把清水建設成為絲綢之路文化發展帶的重要組成部分和隴東南文化歷史區的次核心區域,充分挖掘清水悠久厚重的歷史文化資源和豐富多彩的自然人文資源,按照“一帶”引領、“兩園”支撐、“六工程”推進的總體思路,全力打造和建設以軒轅文化為品牌的特色文化大縣。
“一帶”引領:清水縣依托豐富的軒轅文化、先秦文化、漢唐文化、充國文化和獨特的自然、人文資源,以牛頭河為軸線,以“兩園”為支撐,著力打造西起劉秀洞,東至軒轅谷,以北包括軒口窯、李崖遺址,以南包括花石崖、尹道寺的軒轅文化發展帶,涵蓋龐公庵、小華山、充國陵園、永清堡遺址、紀信祠、軒轅廣場、充國廣場、紅崖觀、泰山廟、溫泉、李虎墓、鐘靈寺、石洞山、三皇谷、非子牧場等20多個自然、人文景觀,不斷引領軒轅文化的研究、開發、建設和發展。
“兩園”支撐:清水縣精心規劃建設“一軸、六區、九園”的軒轅文化產業園和溫泉文化旅游園,著力打造全球華人尋根祭祖圣地和國內著名旅游景區。將白沙鄉湯浴、溫泉、魯灣和永清鎮的暖灣、杜溝、溫溝6個村部分區域以及壽丘山、元通寺、鐘靈寺、李虎墓、溫溝古堡等文化遺址、景點納入建設范圍,加快溫泉特色小鎮、游客服務中心、水上公園、李虎陵園等重點建設項目,充分發揮外地游人游覽、城市居民休閑、全球華人尋根祭祖和發展文化旅游產業的作用,使清水的“軒轅故里”文化品牌得到真正的開發利用和傳承弘揚。
“六工程”推進:清水縣依托深厚的歷史文化蘊含,全面推進精神引領工程、精品打造工程、文化惠民工程、產業振興工程、改革創新工程、人才興文工程,不斷挖掘軒轅鼓舞、道教音樂、皮影、清水小曲等具有淳樸民風、深厚內涵的地方民俗文化和歷史名人文化遺跡,修繕古村落、古民居、古街巷,保護縣內的古樹、古跡、古墓,建設以全球華人尋根拜祖圣地為主的軒轅文化園、大劇院、民俗博物館、軒轅窯遺址、軒轅故里姓氏堂、天水軒轅文化研究會暨軒轅書院、秦子鋪、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等文化設施,鼓勵建設民俗村、農家樂和鄉村酒店,引導廣場娛樂、街頭娛樂和公園娛樂的發展,引進和創辦文化演藝和娛樂節目;以軒轅文化旅游節暨經貿項目洽談會為平臺,高舉軒轅文化旗幟,舉辦軒轅文化節會,積極組織好以各種廟會、節慶、會展等為主的文化活動,加大文化宣傳力度,提高清水知名度,吸引客商來清水投資,不斷推動清水縣經濟社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