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副市長雷鳴深入麥積區和清水縣督查交通道路災后恢復重建工作時指出,要將農村道路災后恢復重建與農村公路三年大會戰結合起來,進一步優化線型,上等達標,形成網絡,創新建養。市交通運輸局和清水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一同檢查。
自今年六月份以來,我市連續遭受四次特大暴洪和岷縣漳縣地震波及災害,造成全市1200條道路、252座橋梁嚴重損壞。特別是清水縣損毀道路185條,其中省道1條2公里,縣道7條61.1公里,鄉道9條39.86公里,村道165條123.28公里,損毀橋梁35座466延米,災害損失估算3.65億元。為此,我市及時啟動實施了交通道路災后恢復重建工作。
雷鳴一行先后現場查看了草川至豐望至社棠、清水至社棠、山門至玄頭等農村公路災后重建項目進展情況。聽取了縣上關于交通道路災后恢復重建情況的匯報后指出,要將交通道路災后恢復重建與農村公路三年大會戰結合起來,進一步優化線型,上等達標,形成網絡,創新建養機制;要強化技術指導,嚴把道路縱坡、彎道曲線半徑等技術指標,認真做好邊溝水渠、涵洞等工程,加快項目建設進度,力爭于封凍前完成路基工程;要探索建立以農村汽車站、養護管理中心、養護培訓中心及郵件配送等四位一體的農村公路綜合服務中心,健全完善建、管、養協同發展的農村公路養護管理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