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為了緬懷黨的光輝歷程、歌頌黨的豐功偉績,激發全縣各級黨組織和全體黨員的生機和活力,進一步凝聚力量,創新超越,奮發進取,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征程中創新業,立新功,實現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新跨越。清水縣各新聞媒體同步開設【清水基層先鋒】專題,進一步總結經驗、挖掘典型,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和廣大共產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激勵全縣黨員干部愛崗敬業、克難奮進、創新實干,努力形成學先進、找差距、創一流、做表率的良好氛圍。
【清水基層先鋒】
閃光的足跡
——記草川鋪鄉教化村黨支部書記白過生
他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農民,滿腔真誠扎根故土二十余載,曾經風華正茂的他如今兩鬢已添了幾縷白發,卻依然眷戀著這片熱土,揮灑赤誠,他就是草川鋪鄉教化村黨支部書記白過生。
白過生1964年出生在清水縣草川鋪鄉教化村,一個既不依山又不傍水的貧困山村,該村有耕地面積2031畝,800多口人,地理位置偏僻,沒有資源優勢,祖祖輩輩過著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苦日子。但就是這樣一個貧困的村子,在白過生當上村黨支部書記后,逐步走上了脫貧致富的道路。
上任后,白過生把全村的群眾裝在了他的心里,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村經濟發展上,憑借自己超前的思維和過人的膽識,對農業產業結構進行調整,習慣了傳統農業種植的村民一時還不能接受新的種植方式,白過生就上門入戶做工作,算賬對比,盡管如此,部分群眾還是沒能和他保持步調一致,一向溫和的白過生并沒有抱怨鄉親們,而是在自家地里先進行核桃種植試驗,兩年后,核桃樹長勢良好,教化村的群眾相信白過生是為大伙著想,于是在白過生和鄉村兩級政府的帶領下,教化村的群眾邁開了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步伐。
(環境衛生整治)
正如白過生說的:百姓百姓,各有各的心病,你得讓他們看到實實在在的結果,他們才會相信你說的話。目前,全村累計栽植核桃2000多畝,由于采取科學規劃,精心修剪,定期施肥等綜合管理,果樹成活率達到了98%以上,60%以上的果樹已陸續掛果。
教化村有3個自然村,四個村名小組,其中土棚組居住環境較差,為徹底改變群眾的人居環境,在沒有項目支撐的情況下,白過生帶領鄉親們克服重重困難,硬是讓土棚組的群眾在2009年十月全部搬進了新居;為了從根本上改變教化村貧困落后的面貌,白過生帶領全村群眾依托“一事一議”項目實現了全村小巷道硬化全覆蓋,實施了通村通暢工程;完成了教化村人畜飲水工程,徹底解決了教化村吃水難的問題。
草川鋪鄉黨委副書記、鄉長魏千軍說:“基層工作繁瑣復雜,白過生總是親力親為,沒有節假日,他對工作的執著,對故土的熱愛,讓他在百姓中贏得了極佳的口碑,正因為有他這樣的好支書率先垂范,村兩委班子凝聚力增強,團結奮進,民風和諧。”
天剛蒙蒙亮,白過生已早早的吃過早飯走在去核桃園的路上,幾十年來,他用腳步丈量這片厚重的土地,也留下了一串串閃光的足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