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沖毀草川鋪鄉腰林村護堤)
6月19日晚19時至21日早晨8時,清水縣全縣普遍出現了一次強降雨天氣,最大降雨量達到194.4mm,除白沙、秦亭、山門3鄉鎮降雨量低于100mm外,其余15鄉鎮降雨量均超過了100mm,個別鄉鎮接近200mm。這次降雨強度大、范圍廣、持續時間長,致使該縣永清、草川、紅堡、豐望、黃門、王河、白駝、新城、遠門、金集、賈川、隴東、松樹、郭川、土門等15鄉鎮43村4214戶19805人不同程度受災。預計經濟損失達4000多萬元。
災害主要造成道路、水利、電力、農業等相關設施和居民住房、家畜圈舍的嚴重損失,部分鄉鎮不同程度發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及次生災害。受災情況初步統計如下:
(水毀的莊天二級公路黃門段)
交通道路損毀情況
全縣等級以上公路共塌方400余處,水毀路面4.6萬米。其中,莊天二級公路嚴重塌方2處,零散塌方上百處,塌方量1.28萬立方米;清社公路嚴重塌方3處,塌方量3680立方米,水毀路面0.42千米,損毀防護墻300米。全縣受損通村水泥路76條3040米。水毀橋梁8座,涵管6處。
(強降雨造成1355畝小麥受災)
農作物受損情況
這次強降雨引發的山洪造成全縣2708.5畝農作物受災,其中絕收面積579畝。洪水沖毀蔬菜塑料大棚10座,損毀蔬菜塑料大棚27座,淹沒半夏3畝。
(強降雨致新城鄉蒲魏村村民房屋倒塌)
房屋財產受損情況
降水導致農戶房屋倒塌84間,損壞132間,倒塌圍墻215米,緊急疏散安置人員35人。全縣畜牧養殖場倒塌青貯池4個,養殖房3間,埋壓電動機、切割機各1臺,圍墻50米,個體畜禽養殖戶王德煥3500只小雞壓埋。
(強降雨致縣域內多處河堤受損)
水利設施受損情況
南道河堤防塌陷160米,草川鄉腰林村二十里鋪段堤防坍塌60米,松樹鄉廣場堤防沖毀40米,西干河刺槐種子園堤防水毀50米,畜禽交易市場段堤防塌陷50米、五里鋪上莊口段堤防塌陷30米,樊河李崖段堤防基礎損毀40米。
林果業受損情況
全縣干鮮果受災面積達735.5畝,受災經濟損失400萬元。其中:葡萄130畝,蘋果605.5畝。縣遠門林場、刺槐種子園、牛頭山林場等林業基礎設施不同程度受損。
(強降雨致縣域內發生多處地質災害)
地質災害情況
全縣共有129個隱患點、危險點,其中嚴重的隱患點有15處,至目前共發生較大地質災害7起,其中莊天二級公路山體滑坡,造成道路中斷,壓毀農田40余畝;清社路嚴重塌方3處3680立方米;永清鎮南峽村四組附近發生滑坡,災害體長約140米,寬80米,高約100米,土方量45萬方;隴東鄉梁莊小學后崖崩塌,長約40米,寬20米,高5米左右,塌方體土方量4000方左右;隴東至花石崖高家灣處山體崩塌15米;紅堡鎮古道村小學發生崩塌災害,崩塌體長30米,寬1.5米,高0.6米;紅堡鎮崔劉村小河子溝發生泥石流災害,淤泥石塊已淤滿河溝,涉險崔劉小學和180戶村民。
電力故障情況
全縣因災造成停電的有金集鎮、賈川鄉、草川鋪鄉、豐望鄉、新城鄉、隴東鄉等6個鄉鎮28個行政村,10KV線路停電10條,停電變臺361臺,減供負荷1700KW,損失電量23000KWH,倒桿4基,配電變壓器臺區倒坍1處,停電用戶16263戶。
(副市長王鈞檢查指導抗災救災工作)
搶險救災工作有序開展
災情發生后,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縣委書記劉天波,縣委副書記、縣長馬越垠立即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全縣上下全力以赴做好暴雨災情應對工作。當天晚上,縣委、縣政府在家領導分別帶領水務局、交通局、國土局、民政局、農業局等相關部門負責人,及時趕赴受災現場查看災情,指導開展搶險救災工作。
一是全力開展道路疏通工作。組織交通、運管等部門調運8臺鏟車、2臺挖掘機,第一時間趕赴被泥石流堵塞的莊天二級公路、清社路等重點公路開展應急搶修,在20多名工作人員冒雨工作2個多小時后,道路被徹底打通。
二是全面開展河道疏浚工作。在已經出現河堤坍塌和有危險隱患的河道,縣上及時組織水務部門調運各類防汛物資和機械,對河堤進行了加固,疏通了河道,提高了河道行洪能力,保障了行洪安全。
三是加強災害監測預警工作。縣上要求各鄉鎮、各相關單位在做好防洪應急搶險工作的同時,對排查處出來的災害隱患點進一步加強監測監控。氣部門要做好天氣預報預警工作,第一時間上報災情信息。
四是認真開展城區供水排查工作。由于暴雨來勢猛,縣城區部分井蓋、水篦堵塞,排水嚴重不暢。我縣及時組織人員對城區供水主管網、閥門等供、排水設施進行了一次拉網式檢查,確保了供、排水的安全可靠性。
五是組織開展交通道路安全管制工作。針對縣內部分交通道路山體塌方,車輛通行受限,存在行車隱患的問題。縣委、縣政府組織交警、運管等部門及時開展了道路運輸安全隱患排查工作,對存在道路安全隱患的班線堅決停止客車運行,以防止發生安全責任事故。
(縣領導深入受災現場指導救災工作)
縣委、縣政府把防汛抗災工作作為當前最重要的中心工作來抓,下一階段重點要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是發動群眾,開展自救。積極組織鄉村黨員干部帶頭,發動廣大群眾,積極開展災后生產自救。對受災農作物進行搶救、補種和改種,對水毀設施進行修復和加固,確保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恢復農業生產,避免災害影響進一步擴大,力爭把災害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程度。
二是強化領導,落實責任。縣委、縣政府要求各鄉鎮、各部門立足“防大汛、抗大洪、救大災”的工作思路,進一步明確各自的防汛職責,強化防汛責任,落實具體措施。對鄉、村可能發生險情的地質災害點、危房和溪河兩岸低洼地進行巡查,一旦發現險情及時轉移安置群眾。教育部門要重點對全縣中小學校進行全面檢查,對存在安全隱患的校舍,及時組織轉移,確保師生安全。交通部門要做好溜塌方的清理工作,給每個路段配備1臺鏟車,4臺裝載機,確保交通順暢。農業部門要加強對防災的技術指導,做好被洪水沖毀的農作物改種和災后病蟲害防治的技術指導工作。國土部門要加強地質災害點的監測,確保萬無一失。
三是加強值班,嚴密監視。要求防汛、氣象、建設、國土等部門人員要堅持24小時值班,確保上傳下達、信息暢通。要密切協作,密切監視雨情和水情,及時提出科學可靠的防汛抗洪分析方案,為縣委、縣政府提供決策參考依據。進一步建立和完善各類災害應急預案,組建搶險隊伍,確保一旦發生災害,能夠及時搶險救災。
目前,受災情況還在進一步核實之中,災后生產自救正在有序推進。受災群眾情緒穩定,生產生活秩序良好。
(受災群眾積極開展生產自救)
(受災西瓜)
(受災小麥)
(群眾開展生產自救)
(群眾開展生產自救)
(受災玉米)
(疏通河道)
(受災半夏)
(強降雨造成多處川區河道地區農作物受災)
(清理城區積水、泥沙)
(水毀設施蔬菜)
(部分農作物被洪水淹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