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新的歷史起點,清水縣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縱深推進“雙聯”行動,積極響應中央即將開展的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要內容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深入開展千名科級干部聯村聯戶“下基層、察民情、解民憂、辦實事、促發展”活動,號召全縣各級領導干部“宣講政策法規、轉變工作作風、夯實基層組織、促進和諧穩定、助推雙聯行動、推進富民產業、共建美麗鄉村、落實惠民政策”八項具體任務,進村入戶轉作風,為民務實辦實事,凝心聚力促發展,干群同心努力實現全縣人民特別是廣大農村群眾的致富夢、發展夢和小康夢。清水縣各新聞媒體同步開設【千名科級干部下基層】專題,通過政策解讀、人物訪談、走進活動一線、基層日記等多種形式,持續跟進,挖掘典型,圖文并茂地宣傳展示活動開展情況,為加快農村脫貧致富、推進全面小康建設營造濃厚的宣傳輿論氛圍。
【千名科級干部下基層】
沉下身子解民憂辦實事的下基層先進典型事例
![DSC_0078.jpg](/Files238/BeyondPic/2013-6/7/1306052228774df2ae9205423f.jpg)
(入戶調查)
自全縣千名科級干部聯村聯戶“下基層、察民情、解民憂、辦實事、促發展”活動開展以來,清水縣地震局下基層干部談天福先后6次深入自己的下基層聯系自然村黃門鄉樊家村申堡組,先后4次深入黃門鄉樊家村其他五組,集中十幾天時間,走訪了148戶群眾,與群眾面對面零距離拉家常,謀脫貧,議發展,召開了2次黨員會,4次群眾會,1次聯村聯戶會,向群眾傳達和宣傳黨在農村的各項方針政策及縣委、縣政府的決策部署,從莊前屋后到田間地頭,從群眾家里到村陣地、學校、飲水、行路、種地都進行了詳細的考察,他帶著村里發展的“家底”是什么,制約的因素有哪些,脫貧的出路在何方等一系列問題進行了深入的調研。
![DSC_0016.jpg](/Files238/BeyondPic/2013-6/7/13060522282fc1aad5f1249df0.jpg)
(組織群眾修飾通村道路)
針對該村群眾受教育程度低,致富技能欠缺,產業結構比較單一,農業生產效益低,生產生活基礎條件差,青壯年勞力外流等情況,談天福從修善通村道路,改善生產生活條件,凈化村容村貌,扶持農業產業等方面抓起。積極統籌協調縣、鄉、村、群眾、下基層干部幾個方面,親自組織干部群眾為黃門鄉樊家村申堡組修善長3公里寬6.5米的通村道路,方便了該村群眾的出行,解決了群眾往日的行路難題;協調縣能源辦技術人員,為該村群眾培訓沼氣實用技術,提高群眾沼氣使用效率,方便了群眾生產生活;深入田間地頭,認真普查該村農業產業發展情況,組織干部群眾選定該村600畝作為精品核桃建設點,并指導群眾加強果園建設和管理,同時確定15戶養殖6頭以上養牛戶為畜牧養殖示范戶,為他們幫建牛棚,進行技術指導和信息傳遞,擴大養殖標準和規模,促使養殖業帶動全村增收致富;結合建設美麗鄉村工作積極開展了村容村貌整治,為該村建立8個垃圾填埋點,并制定環境衛生清掃制度,成立村容村貌保潔隊伍值班清掃,確保村容村貌干凈整潔,人居環境健康舒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