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愛林,1959年10月生于清水縣永清鎮李崖村。1985年6月,天水市第一家農村試點敬老院在清水縣上邽鄉成立,時年僅25歲的李愛林被聘請為該院院長,開始料理五保老人的衣食住行,從此,李愛林便把自己的青春和心血全部傾注到了關愛老人的事業中。他井井有條細致入微地將這份工作堅持了整整28年,在28年的漫長歲月中,經李愛林之手送走的老人就達31位,這種不計回報的真心付出足以感動周邊的人民群眾。
“我是院長,就應該多干”,李愛林這樣說著,也這樣做著。每天早上天剛亮,李愛林就到每個老人的房子查看一遍,看有沒有老人生病,床上的電褥子有沒有破損。老人們容易忘記東西,為了保證安全,在老人們起床后他還要挨個兒看看電褥子有沒有關好。像這樣的活他從早到晚要跑五六趟。為了讓老人們吃好,一日三餐他都要費些心思,煎些油餅、煮些雞蛋、做些炸醬面,盡管是些家常便飯,但他都想著法兒讓老人們吃的高興。老人們的養老保險辦理、合作醫療報銷,他奔東跑西聯系辦理,一個都不誤。敬老院的院子里有一些空地,他利用這些地搭了個雞圈,養了20來只雞,除了每天做雞蛋湯用,隔段時間還能給老人們煮著吃。另外又種了辣椒、蘿卜等蔬菜,這樣老人們都能吃上自己種的新鮮疏菜。
有些老人臥病在床,大小便失禁拉在了床上,李愛林都會親自把他們的衣被清洗干凈。最難管理的是一些精神障礙的老人,為了保證安全,他把老人們分成了七個組,每個組都有一個組長,這樣哪個組的成員有問題他都能及時知曉,避免了事故的發生。李愛林每天會和組長們坐在一起,聽一聽老人們的意見和想法,衣食住行上就更能貼近老人們的心。
“他不僅是我們的院長,更是我們的服務員,真是個大好人”,敬老院的老人們這樣評價李愛林。歷史文化傳承了中華民族尊老敬老愛老的傳統美德,他用自己默默的付出詮釋了這份美德的深刻內涵。他自立自強以自己的言傳身教感染著別人,使老人們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關愛。他的工作受到了眾多五保老人和群眾的熱情贊揚,也多次受到各級組織的表彰獎勵。1992年5月受到了甘肅省民政廳的獎勵,1995年參加了民政部的培訓,1997年、1999年兩次被授予“省老齡工作先進個人”稱號,多次受到市、縣的表彰獎勵,2013年被清水縣委、縣政府評為十佳實干先鋒。李愛林在他長達28年的敬老院工作中,實現了他當初進敬老院時許下的諾言:“既要當好院長,又要當好孝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