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清水縣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深入實施“5551”戰略和努力建設西部科學發展特色縣為抓手,進一步解放思想,搶抓機遇,奮力拼搏,扎實工作,全縣經濟社會持續快速發展,城鄉面貌發生巨大變化,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進入了歷史上發展最好最快的時期。為了進一步宣傳推介清水,提高清水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春節期間,清水縣推出“軒轅故里”、“充國故里”、“上邽古城”、“軒轅文化之鄉”、“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中國溫泉之鄉”、“最佳宜居宜游城市”、“省級文明縣城、衛生縣城、平安縣城”、“全省核桃大縣”、“國家級生態示范縣”十大名片予以重點宣傳,為建設西部科學發展特色縣、開創清水經濟社會跨越式科學發展新局面營造濃厚的宣傳輿論氛圍。
清水縣十大名片之六:最佳宜居宜游城市
(牛頭河十里風情線)
近年來,清水縣積極實施追趕戰略和跨越式發展目標,緊緊圍繞建設軒轅文化歷史名城、西安生態旅游“后花園”和最佳宜居宜游環境城市目標,將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放在優先發展的地位,進一步加大城市建設管理力度,不斷加快基礎設施建設、生態環境建設步伐,使城市服務功能更加完善,城市品位進一步提升。
(住宅小區建設)
至目前,縣城規劃區面積7.11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達到5.3平方公里,新修五橫十三縱城市道路19.87公里,城區實現了集中供熱和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城市日供水能力達1萬立方米,新增城市綠地65公頃,城市綠化率達20%,開發建設商住小區19個,新增住房84萬平方米,城鎮人均住房面積達到22平方米。軒轅廣場綠化面積達到5600平方米,軒轅大道綠化面積達18000平方米,沿永清路、北環路、西華路、充國路、紅崖路、中山北路、西華路兩側建成綠化帶總長14000米,使城市綠地率達20%、綠化覆蓋率達38%,人均公共綠地達5平方米以上。
(充國廣場)
清水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四季分明,氣候宜人。境內山青水秀,重巒疊翠,生態環境和自然景色俱佳,旅游資源豐富。距縣城8公里處的湯浴溫泉,為全國十三大名泉之一,為理想的洗浴、療養、休閑、度假旅游勝地。位于縣城東南28公里處的花石崖,林木蒼郁,懸崖峭壁,巖石嶙峋,寺廟兀立,集自然、人文景觀于一身。綠樹成蔭、草色青青、溪流涓涓、鳥語花香的秦非子牧馬場、三皇谷森林公園等,令人心曠神怡。軒轅谷隘、充國陵園、宋金墓群、龐公仙境皆是隴上名勝。紅崖晚照、古洞懸石、月臺云影、高嶺飛泉俱為旅游佳處。據《水經注》記載,軒轅黃帝出生在清水,現存“軒口窯”、“三皇溝”遺址兩處。清水是西漢名將營平候趙充國、唐始祖李虎的故里,是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征西時病故的地方,齊家文化、先秦文化、漢唐文化、宋金文化積淀豐厚。現存有永清堡遺址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8處。
(牛頭河十里風情線)
如今的清水,城市建設科學合理,物價水平平穩適當,經濟發展強勁有力,生態良好,氣候溫潤、人文氣息濃厚、環境優美,生活用品供應充盈,交通方便快捷,市政施舍完善,社會治安良好,無大型工礦污染企業,社會和諧穩定,人民安居幸福。一個真正宜居宜游的城市正在舒展懷抱,喜迎八方來客。
(軒轅廣場)
(軒轅橋)
(清水軒轅湯浴溫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