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近年來,清水縣在各條工作戰線上,涌現出了一批苦干實干、業績突出、群眾公認的“十佳”先進集體和個人。他們攻堅克難謀發展,自強不息求跨越,在各自的崗位上頑強拼搏、真抓實干,為推進經濟社會發展譜寫了一個又一個輝煌壯麗的精彩篇章,他們的奮發有為、創新超越信念,他們的兢兢業業、積極進取精神,他們的淳樸誠信、尚德務實品質,贏得了干部群眾的好評,得到了各級組織的肯定。
為進一步總結經驗、挖掘典型,在全縣大力弘揚以“淳樸誠信,尚德務實,創新超越”為內涵的清水新精神,展示“十佳”先進集體和個人的精神風貌和奮發有為的創業豪情,清水縣新聞媒體將刊發【學先比優創佳績】系列稿件,鼓舞全縣各級組織和廣大干部群眾不斷掀起宣傳先進、學習先進、崇尚先進、趕超先進、爭當先進的熱潮,進一步形成“你追我趕爭一流、爭先恐后創大業”的生動發展局面,為清水縣奮力奪取建設西部科學發展特色縣和如期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新的更大的成績營造良好的氛圍。
【學先比優創佳績】
十佳財稅標兵埋頭苦干展風采
“一個人站直了就是一個標桿,一顆心擺正了就是一種形象。”
“十大財稅標兵”鄧華,永清鎮財政所總預算會計。從1992年跨入財政戰線那一刻起,她用實際行動來詮釋著對財政的一片赤誠。
今年4月惠農資金管理系統全面升級,鄧華沒有去醫院陪伴正在西安做手術的母親,三天兩夜沒合眼,逐戶核對農戶信息,按時完成了全鎮4.6萬農民惠農資金管理系統升級業務;他率先在全縣18鄉鎮中推行了農發財務系統軟件記帳法,發放各種惠農補帖資金1975余萬元,兌付城市性項目建設征地拆遷補償資金 13747多萬元;她每年經手核撥發放的財政資金過數億元,一分不少,秋毫無損,沒有出現過一次差錯,樹立了當代財政干部的良好形象,連續6次被縣財政局評為“先進個人”。
面對成績,不驕不躁,他由衷地說“如果黨的惠民政策一直有,他在大山深處繼續修路”。
“十大財稅標兵”高愛民,高級審計師,清水縣財政局副局長,他默默無聞,任勞任怨,始終以飽滿的工作熱情和認真負責的態度對待財政工作。
2010年8月清水縣被列入全省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試點縣,他抓住機遇,為全縣爭取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265個,申請獎補資金5793.82萬元,實施村內道路硬化500.18公里,人畜飲水16處,便民橋11座,使全縣18鄉鎮15.68萬人受益,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得到了改善。他注重調查研究,推動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三個結合”、“五個不準”、執行“三個三”、把好“三關”、健全“五制度”等一系列管理機制得到省市的充分肯定。他撰寫《六舉措使清水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結碩果》在財政部雜志上發表,對宣傳清水、介紹全縣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工作經驗起到積極作用。清水縣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建設連續三年被省上評為優秀等次。
“在財政戰線上,自己永遠是一個新兵”。
“十佳財稅標兵”王建雄,清水縣財政局干部,他扎根財政一線,默默無聞,任勞任怨,開拓創新,為財政事業發展做出了無私奉獻。自2004年在財政局工作,他全身心地投入國庫集中核算和支付改革工作,結合實際制定出我縣的國庫集中支付改革實施方案及管理暫行辦法等相關文件15份,面對全縣218個核算單位289個帳套,他能夠深入細致,逐筆審核,及時清算,做到日清月結,保證了全縣各項社會事業發展的資金需要和各單位機構正常運轉。
對于忙碌繁雜的工作,他卻輕松地說:“在財政戰線上,自己永遠是一個新兵”。
“十佳財稅標兵”袁乘風,清水縣地稅局黨組書記、局長。他團結帶領全局干部職工,在縣委、縣政府和市地稅局的正確領導下,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一起抓。以服務人民、奉獻社會為宗旨,按照“依法組織稅費收入是第一要務、不斷深化隊伍建設是第一責任、全力服務轉型跨越是第一目標”的工作思路和“十個堅定不移、十個著力強化”的工作重點,大力加強干部隊伍、思想道德、黨風廉政和精神文明建設;美化環境建硬件,優化服務促和諧,嚴格執法塑形象,強化征管抓收入,全局各項工作取得顯著成效。地方稅收收入從2010年的5013萬元,增長到2012年的8610萬元,年均增收近2000萬元,平均增長率達到31%;社會保險費連年超額完成收入任務。該同志在2011年被省公務員局授予“三等功”稱號。縣地稅局先后榮獲國家級“巾幗建功文明崗”,市級“文明單位標兵”,市級“文明行業”,市級“文明單位”,市級“青年文明號”,市級“綠色單位”,市級“平安建設先進單位”等一百多項表彰獎勵。2012年創建為省級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為促進清水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十佳財稅標兵”劉泓,清水縣國稅局辦稅服務廳主任。他始終以身作則,堅持在稅收征管一線。Ctais上線時,她主動承擔數據比對清理,加班加點,卻把榮譽讓給同事;精神文明驗收時,她率先在全市推行辦稅服務廳一窗受理、一站辦結,使承諾服務兌現率和納稅人滿意率均達到了100%;在家里,她是孝順的女兒,賢惠的妻子,溫柔的母親,從不因為家事而影響工作;在單位,她是敬業的稅官,面對納稅人的提問,她百問不煩,百講不厭。在她的帶領下,辦稅服務廳連續多年獲得“先進集體”、“省級青年文明號”等榮譽,她本人也多次榮獲“優秀公務員”、“巾幗建功”標兵、“征管能手”“優秀共產黨員”等稱號。
“十佳財稅標兵”劉亞平,清水縣國稅局黨組書記、局長。他團結和帶領黨組一班人和全體干部認真執行黨和國家的各項稅收政策方針,按照“突出一個中心、抓好四個重點、推進四項建設”的總體思路開展工作。三年來,狠抓組織收入工作,做到應收盡收,稅收收入逐年大幅增長,累計入庫稅款7398萬元。全面實施“六五”普法工作,大力開展全國稅收宣傳月活動。狠抓管理創新,提高稅收征管質效。制定了鐵礦石精選、電爐煉鋅、高爐煉鐵等三個行業納稅評估模型。在礦產品采選行業稅收管理、堵漏增收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深入推進“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累計捐款捐物42750元。該局連續兩年被縣委、縣政府評為垂管部門綜合目標責任制考核一等獎。獲得中共天水市委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
“十佳財稅標兵”王國杰,清水縣國稅局基層稅務所長、分局長。他團結和帶領基層征管一線人員認真執行黨和國家的各項稅收方針政策,狠抓組織收入工作,堅持應收盡收與涵養稅源相結合,促進稅收收入逐年平穩增長;堅持依法治稅,規范稅收秩序,優化納稅服務,營造良好征納環境,堅持稅收宣傳與日常征管相結合,提高納稅遵從;狠抓管理創新,實施信息管稅,強化重點稅源監控,切實開展征后審核與納稅評估,深入探索稅源專業化管理的新思路。多年來為縣國稅局稅收任務的全面完成奠定了堅實基礎,為各項稅收工作的順利開展發揮了重要作用。曾先后五次被評為優秀公務員,先后兩次被評為先進工作者,曾榮獲天水市國稅局“征管能手”榮譽稱號;所在單位曾被甘肅省國稅局命名為“基層建設先進單位”。
“十佳財稅標兵”張鋒,在稅收工作中始終能夠嚴格要求自己,秉公執法,文明服務,廉潔自律。先后六次被縣地稅局授予“優秀稅務工作者”和“先進工作者”的光榮稱號。
從事稅收工作以來,他積極主動地鉆研稅收業務知識,堅持嚴格執法,今年共計征收建筑營業稅達3100多萬元,組織征收入庫天平鐵路、二級公路稅款稅款4800萬元。稽查23戶納稅單位,征收稅款、罰款及滯納金204萬元。同時深化稅源調查摸底,加強發票管理,嚴厲查處發票違法舉報案件3起,凈化了稅收環境。
十佳財稅標兵”張建國,縣地稅局征收管理分局局長。他以一個共產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勤政廉政,團結帶領分局15名稅務干部,苦干實干,頑強拼搏,夯實稅收征管基礎,加大管戶清理力度,狠抓稅收征管。針對稅費收開形勢十分嚴峻的形勢,他率先垂范,以身作則,克服重重困難,帶領分局稅務干部清理個體工商戶,深入房地產企業、工業企業、建筑工地,加大稅收征管和社保費征繳力度,確保稅費均衡入庫。同時開展稅法宣傳和優質服務活動。該分局納稅戶數由2010年的1000戶左右增長到2012年的1800多戶,稅費收入由3000萬元增長到7000萬元,增長了2.3倍。2012年該分局入庫稅費收入7000多萬元,為全局完成1億多萬元的稅費收入做出了積極貢獻。他所在的分局先后有40多人次被省、市、縣有關部門表彰為“優秀稅務工作者”、“征管能手”等先進個人,征收管理分局累計60多次被中央、省、市、縣表彰為“巾幗文明崗”、“青年文明號”、“文明單位”等榮譽稱號。他本人先后21次被省、市、縣有關部門表彰為“優秀稅務工作者”、“青年崗位能手”、“優秀公務員”等光榮稱號。
“十佳財稅標兵”王曦東,清水縣地方稅務局征收管理分局稅收管理員。工作28年以來,他始終在基層稅收一線忘我工作,無私奉獻,忠實履行著稅務工作的神圣職責,多次被縣局評為優秀公務員和先進工作者,2010-2011連續兩年又被評為優秀公務員。他負責分管縣城金河橋以西和紅堡鎮、豐望、草川等鄉鎮的108戶企業677 戶個體戶的日常稅費管理工作,承擔稅收、殘疾人保障金、工會經費征收工作。足跡踏遍所轄區域的每一個角落,下企業進工廠,奔波于鄉鎮、集貿市場,嚴格按照法律程序開展執法工作,準確宣傳稅收政策,依法征稅,依率計征,對待稅收違法行為嚴肅查處,處理得當,公正公平,確保了稅收任務的圓滿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