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清水縣召開第十三個記者節座談會。清水縣委書記劉天波,縣人大常委會主任阮珠有,縣委常委、宣傳部長張秀麗,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宋宏亮,縣政協副主席曹鳳娥出席座談會,外宣辦、政府信息中心、縣電視臺全體人員參加了座談會。
(縣委書記劉天波講話)
劉天波指出,近年來,全縣新聞工作者積極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牢牢把握正確的輿論導向,唱響主旋律,打好主動仗,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中心工作開展新聞宣傳報道,取得了卓有成效的良好成績。特別是今年以來,全縣廣大新聞工作者能夠認真貫徹落實縣十四次黨代會,縣委十四屆二次全委(擴大)會議暨全縣工作會議精神,緊緊圍繞“率先突出川區、著力提升山區、示范發展園區、統籌城鄉全局”的布局構想和“5551”發展戰略,奮力建設西部科學發展特色縣這一主線,在宣傳政策、統一思想,鼓舞士氣、凝聚人心方面,為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創造了良好的輿論環境,提供了有力的輿論支持。總體上看,對今年全縣的新聞宣傳工作,縣委、縣政府是充分肯定的。
劉天波強調,黨的十八大后天就要勝利召開了。當前,全縣新聞宣傳工作第一位的任務,就是要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全力以赴做好黨的十八大宣傳報道工作。廣大新聞工作者要以飽滿的政治熱情,牢牢把握正確導向,加大正面宣傳,加強輿論引導,切實把全縣廣大干部群眾的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的十八大精神上來。近一段時期,要更多地抒寫輝煌、展示成就,以健康向上、鼓舞人心的主流輿論,在全縣上下持續掀起新聞宣傳高潮,營造出喜迎盛會的濃厚氛圍。宣傳部、文廣局要認真按照中央和省、市的部署要求,全面宣傳大會精神,充分展示大會盛況,生動反映全黨心聲,廣泛報道全縣干部群眾的熱烈反響和積極評價。十八大結束后,廣大新聞工作者要積極參與“學習貫徹十八大精神”采訪報道活動,準確解讀、闡釋黨的十八大精神,及時反映我縣各行各業、各條戰線學習貫徹十八大精神的生動實踐和新鮮經驗,推動我縣在全市率先興起學習宣傳貫徹十八大精神的熱潮。
(縣上領導為獲獎作品作者頒獎)
劉天波要求,廣大新聞宣傳工作者要堅持黨性原則,把握正確輿論導向。要把堅定不移地堅持黨的基本路線、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作為新聞宣傳工作的政治方向,牢固樹立政治意識、大局意識、責任意識、陣地意識,增強政治敏銳性和政治鑒別力,做好正面引導、團結鼓勁、凝聚人心、推動發展、維護穩定等工作,使新聞工作始終成為宣傳黨的主張與反映人民心聲的橋梁和紐帶。要圍繞中心,積極為建設幸福美好新清水加油鼓勁。全體新聞工作者要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每一時期的中心工作,重點宣傳報道縣委、縣政府團結帶領全縣人民深入推進“5551”戰略,充分展示我縣科學發展、加快發展的生動實踐和豐碩成果,不斷深化主題宣傳、成就宣傳、典型宣傳,持續壯大主流思想輿論,進一步提振信心,鼓舞士氣。要堅持團結穩定鼓勁、正面宣傳為主的方針,把堅持正確導向與通達社情民意統一起來,把正面宣傳為主與加強和改進輿論監督統一起來,宣傳黨的主張、弘揚社會正氣、通達社情民意、引導社會熱點、疏導公眾情緒、開展輿論監督,不斷鞏固和發展社會主流輿論,用正面的聲音壓倒各種雜音噪音。要進一步加強與中央、省、市新聞媒體的聯系溝通,拓寬外宣渠道,把清水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跨越式科學發展的輝煌成就宣傳出去,讓更多的人了解清水、關心清水,支持清水的建設與發展,進一步提高清水的影響力、知名度和美譽度。要始終堅持“三貼近”的原則,增強新聞宣傳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廣大新聞工作者要把“三貼近”(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作為新聞宣傳戰線長期堅持的重要工作原則,把鏡頭對準基層,把筆觸伸向群眾,關注熱點問題,反映群眾呼聲。要多用群眾的鮮活語言,多寫群眾喜聞樂見的報道,切實增強新聞宣傳的準確性、鮮明性、生動性,增強吸引力、感染力、說服力。廣大記者、編輯、主持人要多到基層、到一線、到群眾中去,感悟生活真諦,謳歌時變遷。要把“走轉改”活動常態化、制度化,讓新聞工作者真正俯下身、沉下心,與群眾面對面互動,心貼心交流,從人民群眾生動豐富的實踐中捕抓最生動的場景、挖掘最感人的故事、發現最突出的典型,使新聞報道更有親和力、吸引力、感染力,不斷增強新聞宣傳的實際效果。要不斷加強宣傳隊伍建設,打造一支政治強、業務精、紀律嚴、作風正的新聞工作隊伍。新聞工作者首先要把自己武裝好、塑造好,不斷加強學習和自身建設,自覺維護新聞工作的崇高聲譽和新聞工作者的良好形象。
(縣委常委、宣傳部長張秀麗主持座談會)
張秀麗強調,當前我縣正處在經濟建設轉型跨越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新聞宣傳工作任重道遠,廣大新聞工作者肩負著更大的歷史責任,我們一定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新聞宣傳工作,用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指導新聞實踐,努力提高思想政治素質和業務工作水平,保持堅定的政治立場,始終把握正確的輿論導向;堅持正確的新聞觀,努力提高新聞工作者的職業道德;堅持三貼近原則,不斷強化新聞工作的社會責任感;堅持把鏡頭對準基層,把版面留給群眾,努力提高新聞宣傳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為清水經濟社會跨越式科學發展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和輿論支持。
(在記者站檢查)
(在有線電視站檢查)
(查看辦公用房)
(在演播室檢查)
(縣上領導為獲獎作品作者頒獎)
(文廣局、外宣辦、縣電視臺負責人及記者代表發言)
(文藝演出)
(文藝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