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縣城一角)
近年來,清水縣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和省、市文明委的關心指導下,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以人民群眾是否滿意作為衡量工作成效的標準,在繼承、發揚典型做法和成功經驗的基礎上,與時俱進、開拓創新,落實“五個到位”措施,扎實開展文明縣創建活動,各項工作均取得新的顯著成效。
(清水艱苦創業精神教育基地)
一是目標管理到位。清水縣高度重視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切實把精神文明建設工作作為全局性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做到統籌安排,協調發展,并制定了詳細具體的年度精神文明建設工作計劃和長期精神文明建設規劃,把它納入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總體規劃之中,做到既有長遠規劃、中期計劃,又有年度安排,定期召開全縣精神文明建設工作自查自驗總結會議,專題研究精神文明建設工作。該縣每年度都把精神文明建設同經濟建設一起表彰,把各單位創建成效作為年終目標責任考核、評選文明單位、評模選優的基本內容,組織部門把精神文明建設納入干部的考核內容,作為衡量各級領導干部政績的基本依據,有力地促進了干部服務能力的提升。
(美麗的清水夜景)
二是組織領導到位。清水縣歷來十分重視加強對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的組織領導,縣文明委實行領導包抓責任制,做到重大問題及時決策,重要工作及時部署,使文明縣創建活動全面深入開展。同時,堅持每年召開全縣精神文明建設工作會議,創建文明單位活動、文明村鎮和文明社區活動經驗交流會,按年度實行文明單位動態管理,跟蹤復查,切實做到工作有計劃、有部署、有落實。全縣各鄉鎮、各部門、各單位普遍成立由黨政主要領導負總責的精神文明建設組織領導機構,做到有人管事、有人辦事、事事能落實,形成各級上下齊抓共管和各方齊心協力抓好精神文明建設的良好局面。
(天平鐵路牛頭河大橋)
三是工作機制到位。清水縣文明委不斷完善體制機制,制定工作職責,建立文明委例會制度、日常事務處理制度等工作制度,有效開展工作,指導、協調基層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各成員單位在文明委統一協調指導下,明確職責,齊心合力,組織落實各項創建任務,形成齊抓共管工作機制,同時強化工作機構,保證各項工作有效開展,特別是近年來明確提出爭創省級文明縣的奮斗目標后,為落實責任,強化措施,清水縣成立創建省級文明縣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四組一室”,負責組織、協調、指導、督促創建省級文明縣工作。各工作組根據《清水縣創建省級文明縣實施方案》,制定具體實施工作方案,進一步明確責任單位、主要職責、工作重點、目標要求。各部門認真靠實工作責任,狠抓落實,全面整改,各項工作取得明顯成效,形成創建工作新機制。
(牛頭河風情線)
四是投入保障到位。清水縣不斷加大對精神文明建設活動的財政經費投入,確保創建文明縣工作的經費需求。在財政的大力支持下,清水縣認真執行文化經濟政策,努力探索市場化運作方法,在前三屆軒轅文化旅游節既經貿項目洽談會期間成功地舉辦了明星文藝演唱會,逐步建立了精神文明建設多元投入機制。同時,本著為民、親民、利民、便民的宗旨,清水縣每年確定一批群眾急需辦的項目,作為加強精神文明建設的突破口,抓緊、抓實、抓好,真正做到取信于民。
(豐富多彩的市民文化生活)
五是宣傳動員到位。清水縣始終把創建省級文明縣城作為提高市民的生活質量,提升市民的文明素質,增強縣城綜合實力的重中之重,加大宣傳動員力度,形成全民參與的熱潮。縣文明辦編輯發放《清水縣文明禮儀手冊》,印發《創建省級文明縣倡議書》宣傳單,通過移動、電信、聯通等手機通訊平臺面向全縣征集宣傳標語和短信,全縣所有出租車電子屏、軒轅廣場電子屏滾動播放標語,在主要街道和路段設立了大型噴繪。縣有線電視臺、廣播電臺、清水新聞網開設“文明清水”專欄,大力宣傳創建省級文明縣的目的意義、任務措施,激發廣大群眾的參與熱情,同時,在甘肅日報、天水日報開辦專版,加強宣傳文明縣創建工作。縣婦聯開展以“爭創省級文明縣,共建美好家園”為主題的巾幗志愿者大行動,來自1000多名社會各界婦女積極投身創建活動。團縣委組織回鄉大中專學生和中小學生參加創建省級文明縣宣傳小分隊,分別深入社區,走上街頭,進入家庭,開展精神文明知識宣傳,便民為民服務,糾正不文明行為。各社區組織一系列主題教育活動,吸引群眾踴躍參與,在全社會形成了人人參與創建、人人支持創建的濃厚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