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清水縣召開“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市直及駐市聯系單位聯席會議,貫徹落實王三運書記在省委中心組學習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和省委、市委“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協調推進領導小組第四次(擴大)會議精神及武山現場會議精神,總結前一階段聯系清水縣的市直及駐市單位“雙聯”行動開展情況,分析當前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差距,對下一步的工作進行安排部署,督促各幫聯單位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明確任務,狠抓落實,切實有效地推進聯系清水縣的市直及駐市單位“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向縱深發展。
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李美華,市政協副主席竇正安出席會議。聯系清水縣的30個市直部門和企業的主要負責人,清水縣四大組織主要領導、分管領導,清水縣18鄉鎮黨委書記,市直聯系部門在清水對口部門的主要負責人參加了會議。
李美華指出,全市開展“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以來,聯系清水縣的市直及駐市各幫聯單位按照省委、市委的總體部署和要求,緊密結合各自實際,科學制定實施方案,精心謀劃幫聯措施,全方位發動、快速度啟動、持續性推進,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清水縣 “雙聯”行動總體進展順利,呈現出單位高度重視、干部踴躍參與、群眾積極響應、宣傳氛圍濃厚、工作措施扎實的良好局面。
李美華要求,要堅持“造血”治本與“輸血”救急相結合,把幫聯的方向放在增強農戶發展信心上。要堅持長遠發展與短期見效相結合,把幫聯的目標放在實現全面建設小康上。要堅持整村帶動與單戶發展相結合,把幫聯的重點放在完善村戶發展規劃上。要堅持產業扶持與其他扶持相結合,把幫聯的核心放在促進農民增收致富上。要堅持發揮優勢與創新突破相結合,把幫聯的基點放在提高干部能力素質上。聯系清水縣的市直及駐市各幫聯單位要牢固樹立“一盤棋”的思想,注重工作統籌,加強協調聯系,建立長效機制,齊心協力做好聯村聯戶的各項工作。市紀委要充分發揮組長單位的牽頭協調作用,及時向市“雙聯”辦反映情況,協調解決各幫聯單位在工作推進中遇到的共性困難和問題。清水縣委、縣政府要切實加強與幫聯單位的銜接溝通,使“雙聯”行動與本縣發展戰略緊密結合起來,共同抓好各項既定發展項目和幫聯措施的落實。同時,清水縣和各幫聯單位要進一步加大宣傳報道力度,及時總結推廣工作中的好經驗、好做法,通過典型帶動,促使“雙聯”行動不斷邁上新臺階、取得新成效。
清水縣委書記劉天波匯報了清水縣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工作開展情況。他說: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開展以來,全縣各級黨政組織和廣大干部緊緊圍繞“八大任務”、牢牢抓住“八項重點”、認真開展“八個行動”、務求取得“八大成效”的總體思路,切實加強領導,不斷強化措施,積極務實創新,取得了良好成效。
劉天波說,清水縣在“聯村聯戶、為民富民”工作中,廣泛宣傳發動,互動支持配合,緊緊圍繞打造“三大工程”的戰略意圖,深刻領會搞好這項行動,努力與全國同步進入全面小康社會的重大意義,認真把握省、市的要求,主動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省、市委的決策部署上來。在工作啟動和開展中,采取五種模式,突出八個重點,省、市、縣、鄉四級聯動,開展了全方位、多層次的宣傳發動工作。全縣各級組織編發簡報896期,發放各種宣傳資料27.6萬份。在交通主干道和村頭巷尾,懸掛橫幅、書寫永久性宣傳標語920條,建宣傳碑54個,制作大型宣傳牌15個。創編快板《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就是好》、歌伴舞《聯村聯戶聯真情》等群眾喜聞樂見的文藝節目,采取文藝小分隊的形式,深入田間地頭進行了多次演出,不僅充分調動了廣大干部群眾的參與熱情,更把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的精神送到了鄉親們的心里,激勵大家心連心、手挽手、肩并肩,共同脫貧致富奔小康,形成了互動支持的良好局面;民主確定內容,科學制定規劃,在幫扶村的確定上,采取四種模式,做到了對口幫扶,一村一策,分類施治。在幫扶戶的認定上,實行“三審”“一定”“一公開”制度,真正把最困難、最貧窮的戶納入幫扶對象,確保這項工作公平、公正、公開,讓廣大人民群眾滿意;積極幫辦實事,主動溫暖民心,圍繞為民富民目標,積極實施了“雙十工程”,即:智力幫扶工程、產業幫扶工程、項目幫扶工程、招商幫扶工程、金融幫扶工程、文化幫扶工程、合作組織建設工程、基礎設施建設工程、社會幫扶工程、黨建幫扶工程;在貧困戶脫貧上,實施了“十個到戶”,即:幫助理清思路到戶、幫助發展產業到戶、開展技能培訓到戶、改善基礎設施到戶、勞務培訓輸轉到戶、開展就地創業到戶、資助兒童上學到戶、實施社會保障到戶、開展移風易俗到戶、金融信貸支持到戶。至目前,省市縣鄉四級累計為貧困村和貧困戶發展種植業18.85萬畝,養殖畜禽2.19萬頭(匹、只),修建道路7條30.4公里,橋涵33座、安全飲水工程3處,開展培訓23856人次,提供信息資料10.2萬份,勞務輸轉6238人,幫辦實事1202件。帶動全縣建設干鮮果基地7.43萬畝,種植全膜玉米15.08萬畝,完成梯田建設4.216萬畝,新建養殖小區8個,建成了西靈山東擴西延3.3萬畝核桃示范基地等65個市縣級科學發展示范點;完善工作制度,加強檔案管理,在不斷完善工作制度的基礎上,建立健全了《社情民意明白帳》、《扶貧幫困感情帳》、《經濟發展致富帳》、《安全維穩排查帳》、《科技教育培訓帳》五本臺賬,建立了定期報告工作制度。全面落實了月報告、季調度、年總結制度,對各部門、各單位發現和查找的問題及時進行了通報和調度工作;強化督查指導,確保措施落實,堅持把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作為各級黨委、政府督查考核的重點,加強工作指導,督促各鄉鎮、各單位全面落實省市縣安排部署,累計開展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督查12次,有效促進了工作開展。同時,完善了考評督導辦法,把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的工作實績作為一項重要內容,納入了鄉鎮“十星制”和部門“責、諾、評”考核,從組織領導、職責任務、工作措施、工作成效等方面,明確了相應考核指標,確保了各項工作有序進行;注重特色創新,務求取得實效,針對全縣貧困戶多的實際,將原定聯系特困戶數量擴大到縣級干部聯系5戶、科級干部聯系3戶,一般干部聯系2戶,確立了“三訪三聯三幫”的工作機制。縣委、縣政府結合縣情實際,提出并實施了以進十村訪百戶為主題的“聽民聲、訪民意、集民智、理民事、解民憂、暖民心”六民活動,把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與“六民活動”有機結合起來,為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的有效開展打下了堅實基礎,創造了有利條件。積極推行“雙向承諾活動”。實行聯絡員制度,專門確定了46名政治性強、責任心強的聯絡員,具體負責省市聯系單位的聯絡、協調、服務、宣傳工作,有力地促進了省市聯系單位的工作開展。開展“單位幫抓精品園,干部幫建示范戶”活動。縣直單位干部職工,深入聯系村積極開展干鮮果基地建設工作。每個單位幫助貧困村建設了200—1000畝的干鮮果基地一處;每個干部幫助幫扶戶建設了2畝以上的干鮮果示范園,切實從產業上找突破,為長遠脫貧致富奠定堅實的基礎。民營企業和個體工商戶踴躍參與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全縣有7家企業和214戶個體工商戶投入到了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中來,共捐款22.7萬元,拓寬了幫扶渠道,擴大了幫扶范圍;培育樹立典型、加強示范引導,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開展以來,把培育、挖掘、塑造典型作為一個重要方面,高度重視,全面推廣,有效帶動了全縣雙聯行動的深入開展;突出工作重點,做實惠民工作,全縣“雙聯”行動由雙向對接轉入全面幫扶的縱深階段以來,把做好“八個全覆蓋”、“五件實事”作為當前“雙聯”工作的重中之重,組織動員全縣各級幫扶單位采取得力措施,進一步加大幫扶力度,不折不扣地把各項任務落到了實處。
劉天波表示,將以這次會議為契機,進一步動員廣大干部群眾,順應發展需求,突出工作重點,創新方式方法,確保“雙聯”工作取得良好的效果,全面推進小康社會建設進程,為建設幸福美好新清水而不懈努力。
(市政協副主席竇正安主持會議)
(市委農工部副部長龐明全安排下一階段市直單位和企業開展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工作)
(市直有關部門發言)
(聯系清水縣的30個市直部門和企業的主要負責人參加會議)
(聯系清水縣的30個市直部門和企業的主要負責人參加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