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清水縣委副書記、縣長馬越垠主持召開《清水縣干鮮果基地綜合管護辦法》討論會。縣委副書記趙云清,縣委常委、副縣長馬利民出席了會議,縣委辦、政府辦、林業局、農工部、財政局、編辦、人社局、林業局和18鄉主要負責人參加會議。
會議聽取了林業局就清水縣果園管理情況的匯報,部門及鄉鎮主要負責人進行了討論發言。
馬越垠指出,近年來,全縣上下緊緊圍繞農業產業化“3331”工程,以建設全省核桃大縣為抓手,以干鮮果基地建設為主線,不斷加大扶持力度,強化行政推動,持之以恒擴規模、抓管理,干鮮果建設已成為全縣農業和農村經濟的優勢主導產業,成為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但管理機制不活,技術指導不到位,部分群眾積極性不高,重栽輕管等問題依然突出,成為制約全縣干鮮果建設的一個“短腿”。制定出臺《清水縣干鮮果基地綜合管護辦法》,對于提高群眾認識水平,強化果園綜合管理,創新管護機制,推動全縣果業生產科學發展,意義重大。
馬越垠強調,各鄉鎮和林業主管部門一定要深刻分析制約全縣干鮮果產業發展的深層次原因,精心研究推動產業發展的新思路、新模式,以更大的決心,更有力地舉措,推動全縣干鮮果產業向規模化、市場化、標準化方向發展。
馬越垠要求,一要下決心解決思想認識不到位的問題。果園建設,三分栽,七分管。各鄉鎮和林業主管部門“一把手”要對果園管理工作堅持親自抓、親自管,要按月份、按季度作出安排。要把解放村黨支部書記發展果品產業的思想作為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的重要任務,通過鄉村干部思想大解放來促進廣大群眾認識再提高。二要下決心解決技術服務不上手的問題。各鄉鎮、林業主管部門一定要把技術培訓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貫穿到果園管理的各個環節,堅持“走出去”與“請進來”相結合方式,大范圍、深層次開展果農技術培訓,著力提升群眾作務水平,夯實果產業發展基礎。三要下決心解決常規管理落不實的問題。要對栽后無人或無能力管理的提出具體意見,要通過推行土地流轉和承包、轉包等形式,落實管護措施,提高存活率。每個鄉鎮都要建1-2個土地流轉示范點,要主動出擊,通過示范點來輻射發揮示范帶動作用。四要下決心解決工作機制不適應的問題。要形成有利于果品產業發展的評價干部、選用干部機制,真正在全縣形成在果園建設中樹先進、在果業發展中選干部的用人導向和工作機制。
近年來,清水縣委、縣政府在深入調查研究、廣泛征求民意的基礎上,科學地提出了建設“全省核桃大縣”的發展戰略,按照“修梯田、建果園、覆全膜、建路網、興水利、調結構、促增收”的農業產業化發展思路,堅持抓點與擴面并重、規模與質量并重、新建與管理并重、生產與營銷并重的原則,干鮮果基地建設規模穩步擴大,果品質量逐步提升,至目前已累計發展干鮮果基地45.8萬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