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s232/BeyondPic/2012-4/13/120405100306d399686ecea2d3.jpg)
(小拱棚半夏)
近年來,清水縣在牛頭河川道區大面積種植半夏,主打無公害半夏品牌,種植模式由露地種植轉變為小拱棚設施種植,使得半夏產業得到快速發展。隨著半夏價格的一路走高,帶動了更多農民群眾自覺投入半夏生產,半夏種植已發展成為清水農民增收的產業之一。
![](/Files232/BeyondPic/2012-4/13/1203201936586fe8a5545281fd.jpg)
(種植半夏)
清水縣充分利用地域、氣候優勢,主打無公害半夏品牌,不斷擴大種植面積,使得半夏產業得到快速發展。清水縣人工種植半夏最早始于上世紀八十年代,近年來在川塬區有大面積發展,年均種植面積在1萬畝左右,畝均收入在萬元以上,成為該縣川道地區群眾增收快富的主要產業之一,2006年清水縣半夏獲得農業部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證。
![](/Files232/BeyondPic/2012-4/13/11081817570fbf8dbf5fef62fc.jpg)
【采收半夏 (資料圖片)】
據調查,半夏種植模式轉為小拱棚作務技術后,正常年景下,畝純收入1.5-2.0萬元,半夏市場行情一路高漲,極大地調動了廣大群眾種植半夏的積極性,種植效益大幅度提高。
![](/Files232/BeyondPic/2012-4/13/1203201936b3ec83da1d12b663.jpg)
(永清鎮馬溝半夏種植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