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7931.jpg](/Files232/BeyondPic/2012-3/19/12022318483cb0f42615c9b8c7.jpg)
在開展“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中,清水縣按照省市委的統一部署,緊緊圍繞“七大任務”的總體要求,提出單位向貧困村承諾,干部向貧困戶承諾的“雙項承諾”活動,要求單位圍繞貧困村經濟社會發展、發揮職能作用,向幫扶村作出承諾,通過公開承諾,進一步明確工作目標,強化服務職能,提高辦事效率。要求干部依據自身特長和群眾需求,能做到什么就承諾什么,有多大能力就承辦多大的事情,把幫扶的要求具體化,較好地解決了“干部明白怎么干、單位明白怎么管、群眾明白怎么幫”的問題,得到了基層群眾的響應和支持,走出了一條符合清水實際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的新路子。
為了在全縣全面開展雙向承諾活動,縣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協調推進領導小組辦公室制定下發了《關于在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推行雙項承諾的實施意見》,系統提出了雙項承諾活動三個擴展、四個環節的要求。
![IMG_8168.jpg](/Files232/BeyondPic/2012-3/19/12022520413aee127d32b8233e.jpg)
三個擴展,一是在承諾的范圍上,由鄉鎮、縣直單位向省市單位擴展。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對鄉鎮干部,結合新農村建設的目標任務,重點圍繞帶頭致富和帶領群眾共同致富等方面作出承諾;對縣直單位和機關干部,重點圍繞履行崗位職責,改進工作作風,提高辦事效率和工作水平,遵紀守法等方面作出承諾;通過分層分類開展承諾,找到了適合不同文化層、不同年齡段、不同就業群的體現幫扶的最佳途徑,從而創建了一個適應不同年齡段、不同文化層和不同行業群的要求,讓每個單位和干部揚其長、盡其能充分展示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的有效載體,從制度上構建了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的長效機制。二是在承諾的對象上,由領導干部向普通干部擴展。對于領導干部,重點突出執政能力承諾、辦事服務承諾,并把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作為承諾的重要事項。在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中,縣四大組織領導帶頭作出了“八個一”的承諾。在抓好領導干部承諾的同時,把承諾的重點向普通干部拓展,充分尊重,普通干部的個性特點和能力實際,鼓勵他們講奉獻不嫌小,做好事不嫌多,因人因崗因能而宜,作出幫扶承諾的具體要求。三是在承諾的內容上,由辦事承諾向發展承諾擴展。緊扣單位和干部的行業特點和崗位職責,確定辦事承諾內容。對在職干部,根據崗位、職務及年度工作目標作出承諾;對無職干部根據自身能力、特長等情況面向群眾公開承諾。同時,積極拓展和豐富承諾內容,把經濟和社會事業建設納入承諾范圍,引導單位和廣大干部圍繞貧困現狀積極作出承諾,切實改變貧困面貌。
![IMG_7994.jpg](/Files232/BeyondPic/2012-3/19/12022318475828601559ae82b1.jpg)
四個環節,一是量化任務明目標。根據因需設崗、量才歸位、以崗定責的原則,在摸清每個單位和干部的崗位能力和實際專長、群眾對干部和單位的期盼和需求、近遠期需要解決的重點和難點問題等情況的基礎上,采取單位和干部申報、群眾推薦、支部審定相結合的辦法,確定每個單位和干部承諾的崗位目標和具體事項,并逐一記入“承諾卡”,干部和單位各執一份,做到“一卡在手、承諾清楚”。二是公開承諾促監督。承諾的目標任務確定后,組織干部在群眾大會上公開自己承諾的具體內容、目標和措施,并通過墻報、公示欄、內部文件、簡報等形式在一定范圍內進行公示公告,做到承諾內容干部明白、群眾明白、單位明白。同時,單位也圍繞經濟社會發展,發揮戰斗堡壘作用,向干部和群眾作出承諾,并將承諾內容公開,接受干部和群眾的監督。三是總結考評重兌現。承諾實行一年一承諾,一年一考評。考評采取干部互評、群眾參評、組織定評相結合和考評結果公開的方式進行,對照干部年初的承諾內容以投滿意票的形式進行評議,根據得票率分別確定為“優秀、好、一般、差”等次。四是獎懲激勵抓落實。堅持把承諾考評與年度考核、民主評議干部結合起來,對評議為“優秀”的干部,給予表彰獎勵;對評議為“差”的干部,及時批評教育、限期改正,努力營造“人人爭先進、個個當先鋒”的濃厚氛圍。至目前,已有106個縣直單位和3797名干部分別向各自的幫扶村和幫扶戶做出承諾。
![](/Files232/BeyondPic/2012-3/19/201202292125141383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