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縣召開2012年畜牧產業建設
暨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工作會議
為了全面貫徹落實省、市畜牧工作會議精神,清水縣召開畜牧產業建設暨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工作會議。認真總結2011畜牧產業化建設工作,深入分析當前形勢,明確畜牧業發展思路,安排部署2012年全縣畜牧獸醫工作和春防工作。縣委常委、副縣長馬利民,縣人大副主任趙愛平出席會議。18鄉鎮分管領導、動物疫病防控與畜牧技術服務中心負責人,縣畜牧獸醫局全體干部職工及部分優秀村級防疫員、優秀養殖戶代表共100多人參加會議。
會上,縣委常委、副縣長馬利民做了重要講話,縣畜牧獸醫局局長陳景華總結2011年工作,安排部署了2012年工作任務;表彰了2011年畜牧獸醫工作中涌現出來的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與18鄉鎮動物疫病防控與畜牧技術服務中心及局屬各站所簽訂2012年畜牧獸醫工作目標管理責任書。會議由縣人大副主任趙愛平主持召開。
縣委常委、副縣長馬利民講話
馬利民要求,清水縣畜牧工作要把“8441”畜牧產業富民工程,作為全縣畜牧產業建設的總體目標和工作重點,高度重視,精心組織,認真抓好貫徹落實。確保實現新建標準化養殖小區8個,發展規模養殖場10個,新增能繁母牛1萬頭,發展土雞50萬只,畜禽飼養量達到375萬頭(匹、只)的工作目標。一是繼續興建標準化養殖小區,著力加快規模化養殖步伐。要著眼優勢產業規模化和產品標準化,繼續抓好肉牛、蛋雞、生豬、放養雞等優勢產業發展,繼續興建標準化養殖小區,壯大產業基地,充分利用各類畜牧項目資金,加快發展規模化、標準化、集約化養殖,促進畜牧產業由分散低效型向集約高效型轉變,逐步形成雞、牛、豬、羊并舉的發展格局,努力提高畜牧業生產效益。二是培育做大龍頭企業,延伸產業鏈條。各鄉鎮在加強養殖小區建設的同時,要把產業化龍頭企業建設作為實現畜牧產業化的關鍵環節,充分利用各類項目資金,繼續整合政策、資金、技術等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使蘇屲萬頭肉牛養殖示范園區,宇新牧業公司千頭奶牛場,康順、太陽兩個萬頭良種豬繁育場等一批龍頭企業上規模、上水平。三要突出肉牛產業大縣建設,促進草食畜牧業快速發展。要以草產業開發、提高良種化程度為重點,以擴群增量、提質增效為手段,不斷加快肉牛產業發展,把肉牛產業真正培育成全縣農民增收致富的重要產業之一。四要加強畜產品品牌建設,提高養殖效益。要按照“產名品、創品牌”的思路,積極推行標準化生產,抓好“清水粉殼蛋”、“清水放養雞”等優勢產品的無公害認證和綠色食品認證工作,提高清水畜產品的知名度和市場占有率。五要高度重視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工作,保障畜牧產業健康發展。要抓好春秋兩季強制集中免疫和日常補免,盡力做到“應免盡免、不留空當”, 加強規模養殖場和活畜禽交易市場等重點地區、重點部位、重點畜禽品種的防疫工作,夯實防控基礎,認真落實動物防疫目標管理責任制,確保各項防控措施落實到位。加強產地檢疫,市場監管,強化畜牧行政執法。加強飼料、獸藥市場監管,嚴厲打擊違禁藥品、禁用添加劑、假冒偽劣獸藥制、售、使用行為,加強奶牛健康養殖和生鮮奶質量監管,確保產品質量安全。
馬利民強調,一是要加強領導,靠實責任。縣直各部門、各鄉鎮一定要強化工作職責意識,把發展畜牧業擺在農業產業化建設的重要位置,制定發展目標,落實工作任務,促使畜牧業加快發展步伐。縣畜牧局和各鄉鎮要對重點產業、重點建設項目實行主要領導全盤抓,分管領導重點抓,中層領導親自抓,技術干部一線抓的工作機制。落實單位包區域、領導包鄉鎮、技術人員包農戶的技術承包責任制,發揮好示范帶動作用,使全縣上下形成共同努力、齊抓共管、力求成效的工作格局。二是要落實扶持政策,增加資金投入。要繼續加大財政支持力度,重點支持畜禽良種推廣、優質飼草基地、標準化養殖小區建設等。認真落實農機具補貼、能繁母豬補貼、奶牛補貼保險政策和畜牧業用地、用電等優惠政策,充分調動農民的養殖積極性。三是要進一步轉變作風,增強服務本領。要進一步轉變作風,以工作實績考核和評價干部,充分調動干部職工服務畜牧業發展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要進一步強化工作責任,明確目標任務,縣畜牧局要安排畜牧科技人員包抓鄉鎮,深入村組、養殖場、小區,強化技術培訓。要進一步加大督查力度,對重點工作、重大部署及時開展跟蹤督查,隨時掌握工作動態,確保落實的質量。要加強科技服務體系建設,真正建立起農民獲得先進適用技術的便捷通道和機制,把最新的畜牧科技成果及時送到養殖小區和千家萬戶,為全縣畜牧業增效、農民增收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縣人大副主任趙愛平主持召開
縣畜牧獸醫局局長陳景華總結2011年工作,安排部署2012年工作任務
表彰獎勵先進
表彰獎勵先進
表彰獎勵先進
表彰獎勵先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