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光陰荏苒,日月如梭,又到年末歲首。回眸2011年,軒轅故里—清水大地處處煥發著新的發展活力,讓我們利用網絡,采取圖文并茂的形式,再現全縣上下奮發拼搏、譜寫華章的壯麗畫卷,展示清水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喜人成就。
2011年,是“十二五”規劃的開局之年,清水縣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堅持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為目標,進一步弘揚“寧在苦中干、不在苦中熬”的清水精神,求實創新,真抓實干,開創了經濟社會跨越式科學發展的新局面,為深入實施“5551”戰略,建設生態良好、社會和諧、經濟繁榮、充滿活力、獨具魅力的西部科學發展特色縣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政法綜治工作全力維護社會穩定
![](/Files230/BeyondPic/2012-1/13/120113175560c9c2be9fc6d6b3.jpg)
2011年,清水縣政法綜治工作堅持以科學發展觀和黨的十七屆五中、六中全會精神為統領,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工作會議精神,以“治安穩定、秩序良好、社會和諧、人民安居樂業”為目標,以構建“和諧平安清水”為載體,狠抓了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和綜治基層基礎建設,全力推進社會矛盾化解、社會管理創新、公正廉潔執法,確保了社會治安大局的持續穩定,為全縣經濟社會跨越式科學發展創造了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
![](/Files230/BeyondPic/2012-1/13/12011317554933394c3f1c96da.jpg)
開展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全力維護社會和諧穩定。清水縣把縣、鄉(鎮)、村三級矛盾糾紛排查調處網絡建設作為工作重點,堅持實行“四定三包”和“三調聯動”的工作機制,最大限度地將矛盾和問題化解在基層,消除在萌芽狀態。截止目前,全縣共排查各類矛盾糾紛784件,調處成功749件,調處成功率95.5%。有效維護了社會穩定。
![](/Files230/BeyondPic/2012-1/13/1201131755fe5ffb5c41cc9f23.jpg)
深化嚴打整治斗爭,嚴厲打擊各類犯罪活動。在全縣范圍內相繼開展了“百日行動”、“打黑除惡”、“打擊兩搶一盜”、追逃、命案專項治理、“百日利劍”、禁毒等專項斗爭,元至11月份,公安機關共立各類刑事案件354起,破獲184起,破案率為52%。受理治安案件786起,查處786起,查處率100%。“清網行動”逃犯抓捕任務26名,抓獲23名,居全市第1名,居全省第15名。法院機關共受理刑事案件30件,審結29件,結案率為97℅;檢察院共受理職務犯罪案件線索9件,立案偵查4件5人,偵查終結起訴9人(包括上年度未結案件),提請批捕24件29人,批捕27人,不捕2人,受理移送起訴案件33件53人。組織公安機關和鄉鎮對治安混亂地區、場所、單位和突出治安問題進行了拉網式排查,確定整治區域30個,涉及21個行政村、1個集貿市場、1個鄉屬單位、6所學校、1個鐵礦場,下派工作組蹲點實施重點整治,95℅以上的整治區域實現了由亂到治、由治到穩的可喜局面。積極開展了為期1個多月的社會治安大巡防活動,累計巡防行政村255個,召開座談會255次,參與座談人員1600余人。通過治安巡防,共確定重點村21個、重點路段2條,立治安案件44起,查處44起,立刑事案件42起,破15起,抓獲逃犯1名。在巡防過程中協調解決苗頭性信訪問題3起,幫助協調辦好事實事10件。積極開展了聲勢浩大的社會治安集中整治活動,累計開展社會治安集中整治專項行動5次,投入武警、交警和民警460人(次),出動警車180臺(次)。查破行政案件275起,行政拘留37人,治安處罰86人,查處違法犯罪嫌疑人員286人;偵破刑事案件61起,抓獲上網逃犯12人,收繳槍支5支。對83名吸毒人員落實戒毒措施,逐人錄入信息管理系統。破獲毒品案件2起,抓獲毒品犯罪嫌疑人3人。
![](/Files230/BeyondPic/2012-1/13/120113175550f294eb4a206d97.jpg)
推進“平安清水”建設,努力構建和諧社會。縣上及時調整了全縣平安建設領導小組,明確了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的責任。集中抓了歷年命名的平安鄉鎮、單位、村、學校典型事跡及成功經驗的宣傳,更換了城區64塊平安建設的宣傳牌,營造了良好的輿論氛圍。紅社、清張公路沿線的紅堡、黃門兩鄉鎮與縣公安、交通、運管等部門密切配合,狠抓對公路沿線村組群眾的教育引導,適時進行違規車輛的集中整治活動,多方籌資對重點路段建立必要的防護及警示設施,使“平安大道”創建成果得到鞏固和擴大。各中小學校結合校園周邊環境綜合治理,廣泛開展了“平安班級”、“平安路隊”、“平安宿舍”等形式多樣的創建活動,把安全工作列為對班主任考核的關鍵指標,真正達到了平安創建與學校教育工作兩不誤、互促進的目的。
![](/Files230/BeyondPic/2012-1/13/1201131755ecfb83cf0d42a010.jpg)
堅持多措并舉,建設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強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功能和設施建設,組建了城區治安巡邏隊伍,改造了公安指揮中心對“三臺合一”的接處警系統和城區街面視頻監控設施,增設監控探頭25個。在縣域主要交通要道安裝道路視頻監控探頭6 個。組建了400人的專職綜治員隊伍,進一步建立健全了村治保會、調委會和治安中心戶長等,較好地落實了人防措施。大力加強了農村治安技防網絡建設,今年共在全縣18鄉鎮的72個村落實電子防盜器9000個。高標準完成了永清鎮、紅堡鎮、白沙鄉、山門鎮、黃門鄉、賈川鄉、土門鄉視頻監控系統建設的任務,共安裝紅外線視頻監控探頭51個,有效提高了技術防范的檔次與質量。
![](/Files230/BeyondPic/2012-1/13/120113175535248701213e2aa3.jpg)
落實教育轉化措施,深化防范處理邪教工作。積極開展“無邪教鄉鎮(單位)”創建活動,在全縣18鄉鎮的中小學校和260個行政村開展了反邪教警示教育宣傳活動,發放宣傳教育資料3萬余份,在各中學和中心小學舉辦了以“反對邪教,崇尚科學”為主題的反邪教警示教育知識講座40場次,營造了良好的輿論氛圍。對全縣的49名原“法輪功”練習人員和105名“門徒會”邪教組織人員進行了跟蹤回訪,落實了“三幫一”的幫教措施,有效防止了反彈。
![](/Files230/BeyondPic/2012-1/13/1201131755c096a7a34c518094.jpg)
抓重點人口管理,提高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水平。加強流動暫住人口管理,組建了鄉鎮、社區流動人口管理服務站,配備了10名社區流動人口協管員,共清理登記流動暫住人口2168人,健全了信息資料;加強對刑釋解教人員的安置幫教工作,進一步加大扶持力度,辦好溫溝磚廠這一安置幫教實體,全縣35名刑釋解教人員安置幫教率、接茬率分別達到了100%,有效預防了重新違法犯罪的發生。加強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各學校通過播放錄像、電影、舉辦法律知識競賽、法制報告會、摹擬法庭、組織觀看圖片展覽等方式,全面實施了“為了明天——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工程”。“6.26”國際禁毒日,在縣第一中學舉行了禁毒萬人簽名活動;11月9 日,在縣六中舉行了“法制校園行”啟動儀式暨“健康上網 拒絕沉迷”萬人簽名活動。狠抓了校園周邊治安環境整治工作,對全縣16所幼兒園、316所中小學校進行了安全隱患排查整治,依法取締校園周邊200米以內的網吧和歌舞廳,有效凈化了校園及周邊社會治安環境。
![](/Files230/BeyondPic/2012-1/13/12011317558437b61b48bc1cbd.jpg)
加強研究探索,積極創新社會管理。以爭創“全國平安縣”為總目標,以開展“六民”活動為突破口,創造性地開展了矛盾糾紛集中排查調處、重大矛盾糾紛和積案化解攻堅等活動。積極建立以最低生活保障、五保供養、醫療救助、臨時救助、住房救助、司法援助為基本內容的城鄉社會救助體系。加大了“留守兒童之家”等的創建力度,有針對性地落實幫扶措施。積極開展了平安社區、文明社區、親情社區等的創建活動,開展能促進團結互助的文體活動、美化家園義務勞動等,促使親情回歸,有效融洽了社區居民的關系。結合創先爭優活動的開展,進一步加強規范了非公組織生產經營秩序。
![](/Files230/BeyondPic/2012-1/13/1201131755b0221d3e9e7acace.jpg)
強化法制宣傳教育,推動“五五”普法深入開展。先后分兩次組織公、檢、法、司、森林公安局等部門工作人員,深入基層開展了 “入百村、走千家、進萬戶”法律宣傳活動,將宣傳范圍延伸到了村組、林場、農業產業化基地、學校和農戶院落。據統計,宣傳期間共調處各類矛盾糾紛80起,法律咨詢385人(次),散發宣傳資料5萬余份,發放問卷調查5萬余份。與此同時,結合綜治禁毒宣傳月活動,縣公安局、縣法院、縣民政局、縣教體局等綜治成員單位還在縣城中心路段按照安排日期開展了集中宣傳。縣司法局積極開展了“法律進機關、法律進鄉村、法律進社區、法律進學校、法律進企業、法律進單位、法律進宗教場所”的法律七進宣傳活動。35名聘請的法制副校長上法制課均在2次以上,總課時達到120次,使青少年學生的法律意識明顯提高,法制觀念進一步增強。
![](/Files230/BeyondPic/2012-1/13/12011317552f18989e69c6e4dc.jpg)
重視組織機構建設,夯實綜治基層基礎。高度重視并狠抓了基層綜治隊伍建設,督促各鄉鎮嚴格按要求配齊了綜治專職干部,全縣18鄉鎮已全部建起了鄉鎮綜治維穩工作中心。今年,各鄉鎮積極開展了規范化鄉鎮綜治維穩工作中心的創建活動,截至目前,已有18個鄉鎮綜治辦達到縣級規范化標準,4個達到市級規范化標準。
![](/Files230/BeyondPic/2012-1/13/120113175560d6ca8b17b096df.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