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光陰荏苒,日月如梭,又到年末歲首。回眸2011年,軒轅故里—清水大地處處煥發著新的發展活力,讓我們利用網絡,采取圖文并茂的形式,再現全縣上下奮發拼搏、譜寫華章的壯麗畫卷,展示清水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喜人成就。
2011年,是“十二五”規劃的開局之年,清水縣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堅持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為目標,進一步弘揚“寧在苦中干、不在苦中熬”的清水精神,求實創新,真抓實干,開創了經濟社會跨越式科學發展的新局面,為深入實施“5551”戰略,建設生態良好、社會和諧、經濟繁榮、充滿活力、獨具魅力的西部科學發展特色縣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畜牧業發展勢頭強勁
![](/Files230/BeyondPic/2012-1/11/1107201958ff664006b1ac16dd.jpg)
2011年,清水縣畜牧獸醫工作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肉牛產業大縣建設為重點,以建設標準化肉牛養殖園區、小區(場)、養殖專業村為載體,以實施鞏固退耕還林暖棚養畜等重大項目為支撐,以動物疫病防控和畜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為保障,以增加農民收入為目的,大力轉變畜牧業發展方式,促進畜牧產業優化升級,加快現代畜牧業發展進程,畜牧業保持了良好的發展勢頭。
![IMG_3184.jpg](/Files230/BeyondPic/2012-1/11/11113022293d05f8cfdd169cb3.jpg)
(宇新養牛小區)
龍頭企業建設繼續加強。今年,新建或改擴建投資500萬元以上的龍頭企業2個,總投資2550萬元。啟動建設清水宇新牧業有限公司千頭奶牛場,新建牛舍5棟49500平方米,擠奶廳1座1800平方米,飼料庫及業務用房3000平方米,改擴建牛舍6棟4000平方米,新建青貯池10000立方米。建設大型沼氣池1座;完成清水縣康順萬頭良種豬場二期工程建設,投資550萬元,新建豬舍2棟800平方米,圍墻650米,建成接待區和生活區,安裝大門2座,引進良種豬120頭;建成蘇屲肉牛養殖示范園區二期工程,總投資580萬元,以該園區已入駐的20戶養殖大戶為基礎,申請注冊了清水縣康晟農民養牛專業合作社,使園區真正成為帶動全縣肉牛產業發展的重點龍頭企業。
![](/Files230/BeyondPic/2012-1/11/1107161054ca179802eae62f75.jpg)
(賈川鄉賈川村養牛小區)
規模養殖穩步推進。新建成土門鄉朱王、黃門鄉王店、賈川鄉賈川、秦亭鎮年莊等11個標準化養牛小區,入駐農戶均在3戶以上,設計飼養能繁母牛在300頭以上。新建成白沙鄉劉文祥、永清鎮杜見海等10個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建成清水縣康順良種豬繁育場二期工程,年可繁育出欄商品豬1萬頭以上。該豬場現存欄杜洛克、長白、約克等優良品種豬3000多頭,其中能繁母豬500多頭,年可出欄生豬10000頭以上。創建省、市級標準化規模養殖示范小區3個,其中蘇屲萬頭肉牛養殖示范園區為省級示范園區,土門鄉朱王村養牛小區和清水縣康順萬頭良種豬場為市級示范小區,均已通過省市專家驗收。建設山門鎮白楊樹村、秦亭鎮長溝村等5個肉牛養殖專業村。發展永清鎮萬頭養牛鄉鎮1個,隴東鄉安兒千頭養牛專業村1個。新發展規模養殖戶413戶,其中10頭以上養牛戶136戶。
草食畜牧業得到了快速發展。新建青貯池3.68萬立方米,創建青貯池在500立方米以上的秸稈養畜示范點13個。全縣新增能繁母牛1.6萬頭,其中從外地引進良種母牛5600頭。新建或改擴建黃牛凍配點6個,完成黃牛凍配31050頭。種植紫花苜蓿3.6萬畝,種植飼用玉米2000畝,并在永清鎮創建500畝飼用玉米集中連片種植示范點1個。
![22222222222222222.jpg](/Files230/BeyondPic/2012-1/11/12011016274ab5c9b401b4f2d1.jpg)
畜產品品牌創建又出新成果。在大力推介清水粉殼蛋、清水放養雞、清水肉牛等無公害畜產品的同時,進一步提高畜產品品質,清水粉殼蛋通過國家地理標志認證,成為區有一定影響力的地方畜產品品牌。清水放養雞已通過國家綠色食品發展中心的檢測和環境評估,被批準為綠色食品,進一步提高了產品質量的可信度,為清水放養雞進入超市銷售創造了條件。清水放養雞成功注冊 “明飛”商標。
![11111111111111.jpg](/Files230/BeyondPic/2012-1/11/1201101627549ed686c3ff428b.jpg)
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提高養殖戶的組織化程度。今年,新成立了清水縣康晟農民養牛專業合作社,全縣畜牧業合作經濟組織總數達13個,有會員780人。通過擴充畜牧業合作經濟組織和專業協會的數量,擴大專業合作組織的覆蓋面,使更多的養殖戶進入合作組織,形成了龍頭企業+小區+農戶的模式,實現了分散生產與大市場的有效對接,提高了農民的組織化程度。
動物防疫進一步加強?谔阋、高致病性禽流感、豬藍耳病等重大動物疫病免疫密度均達到了100%,豬瘟、雞新城疫的免疫密度達到了100%以上。抗體檢測合格率為93%。全面推行了動物標識管理和疫病可追溯體系建設。規模養殖場(戶)牲畜耳標佩戴率達到100%,散養戶牲畜耳標佩戴率為93%,免疫檔案建檔率均達到100%。成功組織紅堡、永清、白沙等川道區養殖密集的鄉鎮開展突發動物疫病應急演練2次,為應對重大動物疫病的發生積累了經驗。
畜產品質量安全常抓不懈。堅持開展以動物產地檢疫、運輸檢疫、市場檢驗和畜產品檢疫等為主要內容的監管工作,動物屠宰檢疫出證率達到100%,畜產品質量抽查合格率均達到100%。成立了鄉鎮動物疫病預防控制及畜牧技術服務中心,通過嚴格的考試篩選,配備鄉鎮畜牧中心主任18名,進一步完善了基層動物防疫及畜牧技術推廣體系。舉辦畜牧實用技術、動物疫病防治及村級防疫員、動物衛生監督、畜牧業法律法規等各種培訓班28期(次),培訓人員2600人(次)。
![0005.jpg](/Files230/BeyondPic/2012-1/11/111125113716df0f531382df40.jpg)
草原生態補獎工作進展順利。于11月25日召開了清水縣草原生態獎補工作專題會議,縣委、縣政府分管領導全面安排部署了全縣草原生態獎補工作,并成立了清水縣落實草原生態保護獎勵獎勵機制政策工作領導小組,制定了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至目前,基本完成了全縣現有草原的摸底、造冊及登記工作。劃定了基本草原,正在聯系印制二證一合同。
![](/Files230/BeyondPic/2012-1/11/1107201959c31411f673d2f466.jpg)
![](/Files230/BeyondPic/2012-1/11/2011052919350089764.jpg)
(秦源牧業良種雞繁育基地)
![](/Files230/BeyondPic/2012-1/11/2011052919344028247.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