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 日,全市以工代賑易地扶貧搬遷工作研討會在清水溫泉度假村召開。省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以工代賑辦主任陳江,以工代賑辦副主任翟建軍出席會議。市發改委主任宋建平主持會議,清水縣委副書記、縣長馬越垠致辭,五縣兩區分管領導和發改部門負責人參加會議。
會上,清水縣政府副縣長蔡俊杰、秦安縣政府副縣長郭世文代表先進縣區分別介紹了易地扶貧搬遷和以工代賑工作的成功經驗;市發改委以工代賑辦主任楊新鴻,秦州區委常委、副區長張憲泉,麥積區委常委、副區長楊鐵森,武山縣委常委、副縣長康志鋒,甘谷縣委常委、副縣長徐忠民,張川縣委常委、副縣長何吉洲以及秦安縣、清水縣發改局負責人分別做了研討發言,就今后以工代賑易地扶貧搬遷工作提出了意見和建議。
省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以工代賑辦主任陳江講話
省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以工代賑辦主任陳江就以工代賑及易地扶貧搬遷工作提出了具體要求。他強調:一是要高度重視以工代賑易地扶貧搬遷工作,認真總結“十一五”建設成就,正視存在的問題,做好項目的統籌協調,保證項目高效建設;二是要加大宣傳力度,使以工代賑易地扶貧搬遷的各項政策深入人心,增強廣大群眾支持參與以工代賑易地扶貧搬遷工作的積極性;三是要摸清底子,做好以工代賑易地扶貧搬遷項目規劃,按程序申報項目,按計劃實施項目,規范項目運作,加強監督檢查,嚴把工程質量,把好事做好做實,努力將異地扶貧搬遷工程建成政府放心、群眾滿意的陽光工程;四是要加大項目整合力度,全面改善搬遷新村的基礎設施條件,積極培育主導產業,不斷增強發展后勁,確保讓搬遷群眾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
清水縣委副書記、縣長馬越垠代表清水縣四大組織,向參加全市以工代賑易地扶貧搬遷研討會的各位領導、各位來賓表示熱烈的歡迎!對多年來關心、支持清水以工代賑易地扶貧搬遷工作的各位領導和社會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謝!
馬越垠說:近年來,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以工代賑易地扶貧搬遷工作,按照“政府引導、社會參與、自力更生、開發扶貧、全面發展”的思路,創新機制,全力實施,取得了顯著成效。通過實施以工代賑易地扶貧搬遷工程,極大地改善了我縣農村基礎設施條件,為農業產業發展、農民增收夯實了基礎,為加快推進我縣扶貧開發進程、推進和諧清水建設都產生了重要而深遠的影響。
馬越垠說:以工代賑易地扶貧搬遷工程,政策性強、涉及面廣、工作量大。我們將以這次研討會議為契機,在今后的工作中,認真落實省、市的各項管理制度,嚴格執行政策規定,總結經驗教訓,及時發現和糾正問題,抓好各個環節的工作,確保高質量穩步推進項目建設。
(清水縣政府副縣長蔡俊杰介紹易地扶貧搬遷和以工代賑工作的成功經驗 )
自國家實施易地扶貧搬遷試點工程以來,省、市共安排清水縣13鄉鎮25村46個自然村2321戶11084人實施易地扶貧搬遷。至目前,已有白沙馬溝、永清蘇屲等18個安置點按期完成建設任務,1671戶7848人搬遷入住新村。通過以工代賑易地扶貧搬遷工程的順利實施,搬遷新村群眾的生產條件明顯改善,生活質量顯著提高,落后傳統的婚俗觀念和生活習慣明顯改觀,新風尚、新面貌令人矚目。搬遷新村人居環境較大改善,村容村貌發生巨大改觀,生態環境得到恢復和保護,發展后勁進一步增強,村級政權建設得到加強。易地扶貧搬遷順應了民意、贏得了民心,在廣大群眾中形成了良好的口碑,真正成為了密切黨群、干群關系的紐帶和造福子孫后代的“惠民工程”。
清水縣易地搬遷工作緊緊圍繞“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的總體目標,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著力打造城市化新型農村。一是以耕地恢復為平臺,以致富產業建設為后盾,進一步夯實發展后勁。二是以群眾意愿為根本,以打造“城鄉一體化”為目標,率先實現一體化。三是以易地搬遷為載體,以發揮資金整體效益為目標,加大項目整合力度。四是以搬遷群眾為主體,以項目鄉鎮為依托,破解工作中遇到的難題。五是以合同制為綱,以監理制為本,確保工程質量。
(發言)
11月5日,參加全市以工代賑易地扶貧搬遷研討會的省、市、縣區領導現場參觀了清水縣永清鎮蘇屲搬遷新村、永清鎮蘇屲舊村恢復整理及產業開發、永清鎮蘇屲萬頭肉牛基地、紅堡鎮賈灣搬遷新村、白沙鄉馬溝村舊村恢復整理及產業開發。
參觀清水縣永清鎮蘇屲舊村恢復整理及產業開發工程
參觀紅堡鎮賈灣搬遷新村
參觀白沙鄉馬溝村舊村恢復整理及產業開發工程
永清鎮蘇屲搬遷新村
參觀永清鎮蘇屲萬頭肉牛基地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