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查驗收紅堡鎮李店村易地扶貧搬遷工程
檢查驗收永清鎮蘇屲村易地扶貧搬遷工程
11月3日,省發改委組織省廳有關部門對清水縣2006年易地扶貧搬遷試點工程進行省級終驗。
省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以工代賑辦主任陳江帶領省市易地扶貧搬遷工程驗收組,先后深入清水縣草川鄉黃崖村、紅堡鎮李店村、永清鎮蘇屲村,檢查了清水縣2006年度實施的三處搬遷新村的建設情況,詳細了解了搬遷區群眾的生產生活情況、產業發展情況和群眾收入情況,對清水縣易地扶貧搬遷試點工程取得的顯著成效給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
清水縣委書記劉天波,縣人大常委會主任阮珠有,縣委副書記、縣長馬越垠,縣政協主席陳喜祥,縣政府副縣長蔡俊杰及相關部門負責人陪同檢查驗收。
檢查驗收永清鎮蘇屲村易地扶貧搬遷工程
近年來,清水縣始終高度重視以工代賑扶貧開發工作,緊緊圍繞實現農村穩定、農業增產、農民增收的目標,按照“政府引導、社會參與、自力更生、開發扶貧、全面發展”的工作思路,把加快貧困地區發展放在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突出位置,把促進農村貧困人口增收放在全縣農民增收的優先位置,全縣扶貧開發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至2010年底,全縣農民人均純收入由“十五”末的1410元提高到2734元。
自國家實施易地扶貧搬遷試點工程以來,省、市共安排清水縣13鄉鎮25村46個自然村2321戶11084人實施易地扶貧搬遷,累計新建集中安置點24個,累計投入資金1.46億元。至目前,已有白沙馬溝、永清蘇屲等18個安置點按期完成建設任務,1671戶7848人搬遷入住新村。項目建設成效非常明顯,主要表現在八個方面:一是搬遷群眾生產條件明顯改善,梯田面積進一步擴大,搬遷群眾糧食安全進一步鞏固,搬遷群眾行路難、過河難問題得到徹底解決。二是生活質量顯著提高, 搬遷群眾吃水難、就醫難、上學難、用電難的問題徹底解決。三是人居環境較大改善,真正實現了城市化鄉村新生活。四是發展后勁進一步增強,遷出區后續產業得到快速發展,安置區基礎設施和公益設施得到極大改善,群眾思想觀念迅速更新、市場意識顯著增強、勞動技能逐步提高,涌現出了一大批致富典型,帶動了相關產業的發展。搬遷群眾的收入明顯增加,人均純收入從搬遷前不足865元達到搬遷后的2800元以上,實現了“下山才一年,勝過幾十年”的歷史性跨越。五是村級政權建設得到加強,極大地提升了基層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為帶領群眾脫貧致富創造了積極條件。六是村容村貌發生巨大改觀, 群眾生產、生活條件顯著改善, 落后傳統的婚俗觀念和生活習慣明顯改觀,新風尚、新面貌令人矚目。七是生態環境得到恢復和保護,對加快生態自然恢復和打造山川秀美新清水樹立了榜樣。八是密切了黨群、干群關系,易地扶貧搬遷順應了民意、贏得了民心,在廣大群眾中形成了良好的口碑,真正成為了密切黨群、干群關系的紐帶和造福子孫后代的“惠民工程”。
檢查驗收草川鄉黃崖村易地扶貧搬遷工程
檢查永清鎮蘇屲新村群眾安全飲水情況
檢查紅堡鎮李店新村學校建設情況
檢查紅堡鎮李店新村產業發展情況
永清鎮蘇屲新村
紅堡鎮李店新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