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清水縣水利工作堅持以十七屆五中全會和中央一號文件精神為指導,按照“水利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為現代農業服務,為新農村建設服務”的宗旨,認真貫徹落實縣委十三屆十一次全委擴大會議和全縣人代會議精神,以項目爭取為重點,以解決民生水利問題為主題,積極實施水土保持、飲水安全、堤防治理、牛頭河翻板壩、農田水利等重點工程建設。至目前,全縣完成機修梯田45313畝,占任務的78.4%,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9.2km2,解決飲水不安全人口2.4萬人,新修堤防13.5公里,完成農田實灌面積2.9萬畝,發展灌溉面積4000畝。爭取國家無償補助項目資金2582萬元。同時,水利普查、項目建設、抗旱防汛、水行政執法等工作也取得了積極進展。
農村飲水安全工程。 一是豐望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于2011年3月10日開工建設,在工程建設中,嚴格按照“四制”要求,趕進度,保質量。截止目前,已完成水廠泵房、管理站房屋主體工程,完成二級池和高位蓄水池主體澆筑工程,鋪設主管道3700m,村級供水管道6.4公里,完成管理房18座、村級蓄水池18座和11村入戶工程,解決10800人的飲水不安全問題。累計完成投資747.5萬元。二是王店農村飲水安全管網延伸工程建設,于2011年3月10日開工建設。截止目前,已完成泵房工程,鋪設主管道1100m,村級供水管道3.1公里,完成12村入戶工程,解決14000人的飲水問題,累計完成投資460萬元。
堤防建設。一是城區防洪綜合治理工程于5月15日動工建設,于5月15日動工建設,目前已完成基礎加固5230米,完成工程量63.52萬m3,其中:土方開挖填筑60.26萬m3,漿砌石2.74萬m3,現澆混凝土5226.74 m3,累計完成投資1240萬元。二是牛頭河馬溝堤防工程于2011年3月1日開工建設,目前已全面竣工,完成堤防5176米,累計完成投資535.24萬元。三是樊河樊峽段堤防工程于6月2日完成招投標,目前,已完成施工放線,土地征用及“三通一平”工作正在進行。四是紅崖觀堤防工程,目前已完成基礎開挖1500米,堆筑砂堤1620米完成,完成堤防1420米,完成投資150萬元。五是西干河敬老院段堤防工程,已完成基礎開挖902米,堆筑砂堤902米,完成堤防660米,完成投資61萬元。
梯田及小流域治理。一是梯田建設工作,今年,市下達全縣梯田任務5.78萬畝,為了確保梯田建設工作有計劃,按步驟,高質量完成,該縣緊抓農閑時機,安排技術人員,深入施工現場,積極開展梯田建設。至目前,共鋪開梯田48020畝,完成45313畝。二是小流域綜合治理,預計到年底,共完成治理面積19.2km2,其中梯田1.1萬畝,造林0.9萬畝,種草0.3萬畝,占全年任務20km2的96%。
康家電站工程。目前,該工程完成廠房基礎,開挖隧道2300米,石方2.45萬方,混凝土4520方,完成投資940萬元。
抗旱防汛工作。按照省、市防汛工作的總體要求,該縣以汛前檢查為突破口,重點抓了六個方面的工作。一是對防汛重點區段進行了現場辦公,對險工險段提出了整改意見,落實了整改責任。督促天平鐵路、莊天二級公路、沙場、涉河施工單位等開展了河道清障工作,確保防洪安全。二是加大了汛期值班工作,防汛辦落實了值班領導和24小時值班人員,靠實了工作責任。三是制定了堤防巡查管理制度,堤防保護機制初步形成。采取定期與突擊巡查相結合的方式加大了堤防管理保護力度,做到對危害堤防安全的行為早發現、早處理,確保了防洪安全。四是對三座小型水庫簽訂了管理責任書3份,制定防汛應急預案3份,18鄉鎮均以正式文件上報了2011年防汛工作報告,成立了領導小組、落實了值班人員、組建了防汛應急搶險隊伍,確實明確了責任。五是籌備召開了全縣防汛工作會議。縣抗旱防汛總指揮、副總指揮分別做了重要講話,并與18鄉鎮簽訂了責任書。六是爭取到位抗旱防汛資金200萬元。購置了噴灌機、拉水車等抗旱物資。
水利普查工作。第一次全國水利普查工作是一項全新的工作,該縣克服各種困難,加班加點,依法依規、科學有序地開展了各階段各環節的全部工作。共確定水利工程清查對象85個,其中水庫3座,水電站6座,水閘5處,泵站4個,堤防62處,農村供水工程4處;經濟社會用水確定清查對象204個,其中典型居民用水戶100戶,灌區用水調查10個,公共供水企業用水戶4家,規模化畜牧養殖戶5家,工業企業用水戶25家,建筑業和第三產業用水戶60家;河湖開發治理保護情況確定了清查對象31個,其中河湖取水口13個,治理保護河段9處,入河湖排污口10個;水利行業能力建設情況共確定清查對象20個,其中行政單位1個,事業單位5個,企業單位4個,社會團體10個。灌區專項清查共確定清查對象14個;地下水取水井專項確定規模以上機電井清查對象156個;規模以下機電井、人力井清查對象264個;規模以上地下水水源地清查對象1個。清查表的填報和數據錄入已全面完成,通過了市級驗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