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s226/BeyondPic/2011-8/27/11832_201104182118551jEPY.jpg)
近年來,清水縣堅持把發展衛生事業列入全縣重點工作和民心工程,整合資源,強化措施,狠抓落實,強力推進農村醫療服務體系、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和農村醫療保障體系建設,不斷提升健康保障能力和服務水平,為廣大群眾更好地提供給優質服務打下扎實根基。
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完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加快建立健全以縣級醫院為龍頭、鄉鎮衛生院為骨干、村衛生室為基礎的農村三級醫療衛生服務網絡?h中醫院加強專病?平ㄔO,年內相繼添置煎藥機、中藥柜等中藥房建設設備和骨科牽引床、理療儀等專病?平ㄔO設備,促進了醫院內、外、婦、兒、皮膚痔瘺、口腔等各科常見病、多發病及疑難雜病中醫診治工作的全面開展。年初,推出了白駝、白沙、王河等9所鄉鎮衛生院,實施了院長崗位公開競聘工作。并對新聘任及續繼的20個衛生院院長發放聘書,,全縣鄉鎮衛生院院長聘任制管理率達到100%。制定了《清水縣國家基本藥物管理實施辦法》,在全縣20個鄉鎮衛生院啟動實施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全面實行基本藥物零差率銷售。基本建立了藥物統一配送體系,暫確定清水縣正大藥業公司為全縣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基本藥物配送企業。開展農村居民健康檔案建檔工作,縣上加強了工作人員的培訓,印制10萬份健康檔案,全部下發各鄉鎮,全面開展建檔工作,力爭年內完成全縣農業人口不少于50%的建檔任務。
![](/Files226/BeyondPic/2011-8/27/11832_201104182118553a7or.jpg)
抓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擴大農村醫療保障覆蓋范圍。為了支持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全面實施基本藥物制度,結合全縣四年新農合運行情況,年初十五屆縣人民政府第50次常務會議對原《方案》進行了部分調整,將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財政補助由人均120元提高到200元,提高了報銷范圍和比例。今年全縣參合人數276085人,參合率為93.63%,較2010年增長3.36個百分點,收繳參合金828.255萬元。各級財政應補助5521.7萬元,已到位補助資金2774.34萬元。今年上半年,全年有住院參合患者5311人,住院率為1.92%。住院總費用1981.48萬元,住院補償975.01萬元,平均住院費用3730.9元,平均住院報銷費用1835.83元,平均報銷比例為49.21%。為了普及和推廣中醫藥診療工作,該縣新農合報銷方案將縣中醫院的住院報銷標準提高了10個百分點,起付線降低了20%,并將針炙、理療納入新農合報銷范圍,進一步擴展了農村醫療保障的覆蓋范圍。
![](/Files226/BeyondPic/2011-8/27/110812084255118388ad8cf1c8.jpg)
抓好重大疾病防控,完善公共衛生服務體系。縣人民醫院和縣中醫院規范設立了公共衛生科及門診健康咨詢室,進行初步的流行病學分析?h直兩所醫院健全傳染病報告制度,疫情報告系統暢通,通過網絡直報系統能夠及時上報疫情。今年上半年全縣根據麻疹疫情網絡監測報告12例麻疹疑似病例,確診7例。對全縣摸底調查的490名重性精神病(686項目)開展復核診斷,共復核確定診斷410名,錄入國家精神病管理系統320名,緊急住院8名,免費服藥150名。開展了結核病的免費檢查、抗結核藥物治療和結核病防治健康教育工作,上半年共接診可疑肺結核患者468人,確診初治涂陽患者53人,復治涂陽患者9人,初治涂陰患者55人,其中重癥涂陰患者9人,涂陰肺結核患者治療前37人接受了免費抗生素診斷性治療。堅持“以保健為中心,以保障生殖健康為目的,面向基層,面向群體”的婦幼衛生工作方針,至目前,全縣住院分娩率為90.24%,孕產婦死亡率為40.82∕十萬,孕產婦系統管理率為94.49%;3歲以下兒童系統管理率為93.13% ,嬰兒死亡率為6.13‰,新生兒遺傳代謝性疾病篩查率為62%,聽力篩查率為30.24%;新生兒破傷風發生率為0。同時,積極開展衛生下鄉服務活動,組織縣醫院專家、萬名醫師支農工程的醫療隊員為當地群眾進行了免費義診,累計義診人數達300多人次,累計發放各類宣傳資料2萬多份,有效地服務了廣大群眾。
![](/Files226/BeyondPic/2011-8/27/11081208423abb72257eaa451e.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