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s208/BeyondPic/2009-4/1/11832_200904011715001pREo.jpg)
今年市上下達清水縣梯田建設任務3萬畝。年初,縣委、縣政府召開專題會議就全縣梯田建設工作做了詳盡的安排部署,要求全縣在總結近年梯田建設成功經驗和機制創新的基礎上,以梯田化為目標,以規模建設為重點,依托項目建設,力爭全縣梯田建設向高速度、高質量、高效益邁進。計劃全縣在西北部玉屏梁和西部金集梁各建設一個10000畝示范點完成梯田20000畝,在南部豐望鄉創建一個梯田化鄉完成梯田面積3000畝、在永清、白沙等13鄉鎮各建設一個梯田化村完成梯田建設面積2000畝,另外給各鄉鎮安排梯田建設任務11000畝,計劃完成梯田35000畝。清水縣在興辦精品示范點的同時要求鄉鎮各辦一個300-500畝的梯田規模示范點,通過精品示范,力爭超額完成全年梯田建設任務。
圍繞這一建設目標,清水縣提前謀劃,及時安排,于2月下旬拉開了全縣梯田建設的帷幕。結合整灣整流域綜合治理扶貧項目,率先在水清梁鋪開梯田面積5000畝,目前已完成3710畝(配套道路2.5km、栽植防護林1100畝、植果樹1500畝);玉屏梁萬畝點目前鋪開950畝,完成305畝;豐望鄉梯田化建設鋪開梯田面積1000畝,完成520畝;各鄉鎮共鋪開4000畝,完成3350畝。目前共鋪開梯田10950畝,完成7885畝,完成占全年任務的26.3%。梯田建設共投入鏟車16輛,推土機78臺,梯田建設大干的場面已初步形成。其特點主要有:
一是加強組織領導,積極籌措資金,及早安排部署。清水縣政府對梯田建設高度重視,把梯田建設作為農業和農村工作的中心任務,將其納入政府目標管理,作為黨政一把手工程,形成了政府推動、部門聯動、政策調動、層層發動的梯田建設合力,并通過逐級簽訂目標管理責任書,明確了任務,落實了責任,為梯田建設的順利開展提供了強有力的組織保證。年初,縣委、縣政府就梯田建設召開了專題會議,對梯田建設工作做了安排部署,明確提出梯田建設必須要與扶貧、退耕還林口糧田等項目相結合,在整合資金的同時,采取縣政府擠一點,群眾“一事一議”拿一點,全力保障梯田建設資金。同時,水利水保部門多方組織調配施工機械,于2月25日啟動了全縣梯田建設工作。
二是完善各項制度,嚴格監督管理。在全面推行機修梯田的同時,實行工程招標制、項目法人制、監督管理制。對中標的施工隊簽訂協議,明確職責,加大監管力度;同時,把梯田建設納入了綜合目標責任書考核,年終嚴格兌現獎罰,形成了縣包鄉、鄉包村、村包組,層層有人抓的領導機制和水利水保部門領導包片、專業技術人員包鄉、包重點工程的包抓責任制,保證了梯田建設的有序開展。
三是作好技術服務,保證工程質量。統一規劃是保障梯田建設順利開展的科學依據。水利水保部門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合理布置建設規模,將任務落實到戶和地塊,并納入農戶耕地種植計劃,確保新修梯田田寬、面平、路通、埂實,真正做到讓群眾滿意。去年秋播前,水利水保部門組織專業技術人員完成了2009年梯田建設規劃,并及時向農戶發放了《梯田建設用地通知書》,便于群眾耕作倒茬,為今春梯田的施工打好了基礎。梯田建設開始后,水利水保部門的技術人員全方位開展技術服務,嚴格按照《甘肅省機修梯田技術規程》和《清水縣機修梯田管理辦法》的要求指導施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對不合格的及時返工,保證了梯田質量,堅決避免了窩工浪費,切實提高了梯田建設質量。
四是打造精品工程,發揮示范作用。今年,清水縣按照“突出重點,點面結合,點上出精品,面上見成效”的工作思路,實行一山一灣集中連片建設,打破村、組、戶地界,整流域、整灣進行綜合治理,使梯田建設步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并把梯田建設與產業結構調整相結合,以梯田建設為基礎,大力調整產業結構,農業生產由粗放型經營逐漸向集約化經營發展,推行“梯田+馬鈴薯”“梯田+經果林”等產業模式,使農民從梯田建設中得到實惠,調動群眾參與梯田建設的積極性,加快了全縣梯田建設的步伐。(楊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