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縣委對外宣傳辦公室 劉海仙 楊兆康)7月10日至12日,清水縣組織全體縣級領導及鄉鎮、有關部門負責同志深入18鄉鎮對上半年綜合目標管理責任書完成情況進行考核。
考核組冒著炎炎烈日,深入各鄉鎮農業產業化建設基地、新農村建設基地、重點項目建設基地及災后重建重點村進行現場查看,通過聽、看、評等環節,對18鄉鎮的工作進行客觀評價。
近年來,清水縣堅持并不斷完善綜合目標管理責任考核評價機制,細化設置考核指標。把考核結果作為選拔干部、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據,探索出一條適合縣情實際、符合科學發展觀要求的“用實績考核干部、憑政績使用干部”用人機制,激發了各鄉鎮、部門和廣大干部干事創業的積極性,使全縣上下更加鮮明地樹立敢想敢干、自我加壓、負重拼搏、迎難而上、開拓進取、務求實效的思想,形成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全力以赴抓落實的良好局面。
今年以來,該縣按照“產業化富民、工業化強縣”的總體要求,牢牢把握特色產業培育和基礎設施建設兩大重點,依托五大區域,發展種養加工,壯大鄉域經濟,加快農業產業化進程;依托四大園區,實施兩大工程,壯大工業經濟,加快地方工業化進程;依托縣城集鎮,加快縣域城鎮化進程;實現“雙億”任務,加大項目和招商引資力度;深化三項改革,加快社會事業發展步伐;深化“兩轉一抓”,做到“五個堅持”,全面加強黨的建設,為實現“兩個高于”、“兩個確保”的奮斗目標,扎實有效地推進追趕戰略和跨越式發展。特別是在農業農村工作中,以培育優勢產業為突破口,以農民增收為目標,以旱作農業、農業產業化、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新農村建設、扶貧開發等工作為重點,大力調整農業產業內部結構,全力加快農業產業化經營步伐,使全縣農業及農村工作穩步推進。
(查看新城鄉張河村馬莊組新農村建設)
今春以來,該縣選派幫建干部808名到村抓點,縣財政籌措800萬元建設資金等有力措施,以“6431”農業產業化建設工程為載體的春季建園工作成效顯著。完成定植果園面積11.83萬畝,建成了隴東、郭川等10個干鮮果定植萬畝鄉;通過實施“1810”養雞工程(18鄉鎮至少各發展一個養雞小區、規模養雞年增10萬只以上)和“5120”能繁母豬工程(鄉村每5戶新增1頭能繁母豬,全縣仔豬增加20萬只以上),加大資金投入、制訂優惠政策、強化技術服務、狠抓良種推廣、拓寬流通渠道等一系列有力措施,促使全縣養殖規模不斷壯大,畜禽數量得到較快增長,經濟效益顯著增加。建設養殖小區19個,全縣畜禽飼養量達218.29萬頭(匹、只),其中雞飼養量162.07萬只,比上年同期增加64.71萬只;豬飼養量29.08萬頭,比上年同期新增11.16萬頭;因地制宜,發展特色優勢,種植露天蔬菜2.06萬畝,地膜蔬菜2.16萬畝,建設設施大棚2640座792畝。大力扶持龍頭企業,在永清鎮溫溝村由個體私營業主投資,啟動了建日光溫室50座,果蔬氣調庫1座的鑫隆農業科技示范園區建設,引進正大集團建設萬頭良種豬繁育場1處,目前正在建設之中;突出旱作農業,努力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今年共落實播種糧食作物38萬畝,其中玉米19萬畝(全膜覆蓋雙壟溝播玉米9.52萬畝),種植馬鈴薯11.92萬畝。預計夏糧畝產126.17公斤,同比增幅23.3%,總產將達到36994.4噸,同比增幅19.9%;突出生態治理 ,大力抓好農業基礎設施建設 ,已完成德援項目造林0.968萬畝,栽植公路行道樹270.4公里,擴建北山林業生態工程4049畝。已鋪開梯田建設7055畝,完成5822畝,占任務的41.6%。啟動了惠及金集等鄉鎮3萬人的安全飲水工程。涉及全縣11鄉24村的農村沼氣“一池三改”項目,已開挖1900眼,澆筑1300眼,改廚、改廁、改圈工作正在同步進行;突出產業發展,著力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組織力量對25個示范村、14個推進村和4條縣城內主干道旁共計100個村的巷道進行硬化,啟動實施了草川鋪鄉馮山村等9個村的整村推進項目。
(查看紅堡鎮農業科技示范園區)
(金集鎮大草屲放養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