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勞務經濟收入逾億元
2006年輸轉勞動力6.1萬人次
【本報訊】清水縣把勞務經濟作為增加農民收入的有效途徑,強化領導,狠抓落實,促進了勞務經濟的快速發展。2006年以來,全縣已輸出農村富余勞動力6.1萬人次,勞務收入達1.42億元。
2006年以來,清水縣把勞務經濟作為縣委、縣政府的重要工作之一,納入縣、鄉目標責任管理,成立了全縣勞務輸轉工作領導小組,各鄉鎮建立了勞務工作站,配備了2-3名專職工作人員,全縣選聘了411名勞務經紀人,配備347名勞務信息聯絡員,完善了勞動力市場和勞務信息網絡,建立了勞動力資源數據庫。該縣高度重視勞務輸出全程服務,嚴把“輸前、輸中、輸后”三個環節,做到了輸前有聯系、有培訓,輸中有指導、有協調,輸后有管理、有服務。狠抓宣傳,共張貼用工廣告3000多張,散發用工傳單15000多份,現場咨詢宣傳8次,利用縣廣播電視臺播放信息50期次;強化培訓,依托天水農業學校、清水縣職業教育中心等培訓機構開展了服裝縫紉、計算機應用、保安服務、農村醫療、花卉等實用技術培訓,培訓912人。同時各鄉鎮開展農村勞動力掃除文盲培訓,辦培訓班23期,培訓3060人;全力打造“軒轅故里保姆”品牌,為北京富平技術培訓學校輸送了198名家政服務人員;抓好基地建設,廣東、新疆等老基地在鞏固中不斷發展,以天津為主的華北新基地在發展中得到鞏固,組織了一批縫紉工進入天津縫紉市場,形成規模。開辟天津勞務基地,組織輸轉農村富余勞動力600多人。目前,全縣勞務輸出人員的從業種類已逐步由傳統的建筑、餐飲服務等體力型向商貿、運輸、服飾、種養殖等技能型行業發展。 (劉海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