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s262/BeyondPic/2024-5/11/24051117131240a6469227a636.jpg)
近日,記者在秦安縣王鋪鎮神仙嶺流域馬鈴薯產業園里看到,一畝畝田地已經起好壟、覆好膜,隨著氣溫回升,一株株馬鈴薯嫩芽破土而出,田間生機涌動。
王鋪鎮神仙嶺流域馬鈴薯產業基地位于鎮域北側鳳凰山與神仙嶺之間,面積6000畝,涉及賈岔、楊崖、盧胡、周岔、崔岔、郭岔、梁峴8村,受益農戶達1838戶8217人。該流域具有海拔高、晝夜溫差大、光照充足、病蟲害少等自然地理優勢,適宜種植馬鈴薯。
楊興旺是胡芳紅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他了解到王鋪鎮關于馬鈴薯種植發展的產業規劃后,積極與鎮政府協商溝通,托管了神仙嶺流域的馬鈴薯產業園種植項目,大力發展馬鈴薯機械耕種技術,進一步推動馬鈴薯種植由傳統耕作向械化作業轉變。他說:“我合作社托管了6000畝的土地面積,全部種植馬鈴薯,全程機械化操作,目前基本完成,剩余的點種部分還有一周左右就完成了。”
![](/Files262/BeyondPic/2024-5/11/24051117136dd149f808bd2c9d.jpg)
“神仙嶺流域馬鈴薯產業園采取產業黨委+支部領辦合作社+村集體經濟+農戶的發展模式,充分發揮本土胡芳紅農民種植合作社懂農業生產、擅長經營的優勢,通過引進本土合作社來進行馬鈴薯的日常管理,同時,村集體成立的勞務合作社、農機合作社參與到馬鈴薯基地的建設,另一方面是,留守的年老及婦女的勞動力充分參與到馬鈴薯基地的建設過程中,聯農帶農的機制作用得到了充分發揮。”王鋪鎮人大主席付小峰告訴記者。
近年來,王鋪鎮在把馬鈴薯產業作為全鎮主導產業發展基礎上,極力打造循環農業,在產業鏈條的上下游延伸,選址建設王鋪鎮循環農業產業園,圍繞農產品加工、品牌培育、立體銷售等環節,打造“王鋪神仙嶺馬鈴薯”“王鋪雜糧”“王鋪胡麻油”“仙嶺蜂蜜”“王鋪粉條”等特色品牌,完善產業鏈條,推進馬鈴薯產業“布局區域化、種植規模化、基地標準化、收貯專業化、加工精深化、營銷品牌化”發展,有效提高馬鈴薯規范化、規模化、標準化種植水平,拓寬發展思路,為鎮域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來源:秦安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