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s262/BeyondPic/2023-11/18/23111811287dbd7748df8df00d.jpg)
日前,秦安縣興豐鎮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種植的中藥材喜獲豐收。走進興豐鎮范山村中藥材收采地里,一臺大型機械正穿梭在田間地頭采挖成熟的板藍根。伴隨著機械的轟鳴聲,一根根粗壯的板藍根被高效快速地抽出土層,務工人員們跟在后面進行拾撿、分級等工作,現場藥香彌漫,一派忙碌的豐收景象。
看到取得的收益,中藥材工作專班負責人矦正宏露出了滿意的笑容,他說:“2023年以來,在秦遠路、興中路沿線涵蓋燕灣、張莊、興豐、硬屲、石屲、范山等村種植中藥材1000余畝,預計可實現銷售收入120余萬元,實現當地群眾就近務工收入40余萬元,實現村集體經濟積累80余萬元。”。
![](/Files262/BeyondPic/2023-11/18/2311181128c014b64ec0d96e17.jpg)
“中藥材種植是我們范山村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的主導產業,依據去年的種植情況,今年我們村擴大了種植規模,共種植中藥材500余畝,按照去年的收入行情,今年預計收入30余萬。”板藍根示范點范山村黨支部書記王宏告訴記者。
中藥材生長周期較短,在種植、管理、采挖等環節中,機械化設備與勞動力合理搭配,在提高效率的同時,也為周邊群眾提供了新的增收門路,實現賺錢、顧家兩不誤。范山村脫貧戶村民張桌燕就是其中的一位,她高興地告訴記者:“由于需要照顧孩子上學,我不能跟隨丈夫外出務工,如今得知我們范山村種植中藥材,我可以在家門口賺點零花錢補貼家用。”
![](/Files262/BeyondPic/2023-11/18/2311181128a48a47ab3a9e20d6.jpg)
近年來,興豐鎮立足鎮情實際,積極探索特色產業發展新模式,壯大村集體經濟實力,以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目的,堅持把中藥材種植作為鄉村振興重要抓手,統籌整合土地、人力、技術等要素,因地制宜、因村制宜,通過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帶頭,鼓勵和支持種植大戶通過土地流轉,集中連片種植板藍根、獨活、七月菊等中藥材,不斷擴大種植規模,推動全鎮中藥材產業穩步發展,其中建成板藍根示范點1處、“七月菊”示范點1處、“七月菊”粗加工場1處。興一個產業,富一方百姓。興豐鎮搶抓市場機遇,發展中藥材種植產業,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新活力。
(來源:秦安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