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s262/BeyondPic/2023-8/7/2308071521715d735d76eb669a.jpg)
一幢幢新修的房屋排列整齊,干凈整潔的道路兩旁綠樹成蔭,一幅美麗的鄉村畫卷躍然眼前。作為這幅畫卷的“提筆人”和村子的“當家人”,王長兄的目標是結合王鋪村“示范村”建設工作,真正把王鋪村建成村莊秀美、環境優美、生活甜美、社會和美的幸福家園。
村支部書記是村領導班子的帶頭人,也是開展農村工作的“領頭雁”。2020年,秦安縣王鋪鎮王鋪村全村整體脫貧,但怎樣能夠鞏固脫貧成果和鄉村振興相銜接,對于擔任王鋪村支部書記的王長兄來說是一個新的課題,也是一個難題。他挨家挨戶入戶走訪了解群眾所需所想,多次召開黨員群眾大會虛心聽取各方意見建議。面對眾說紛紜的觀點和群眾的聲聲質疑,王長兄壓力頗大,同時他也意識到一個剛剛摘帽的深度貧困村要在短期內完成經濟發展任務,必須要讓村民先從思想上有致富愿望,才能在行動上有具體作為。“我們村民的意識還不夠高,認為會損傷他們的利益。在產業發展方面,還是緊緊圍繞他的小農意識,對傳統作物增效方面的意識不足。”王長兄說道。
![](/Files262/BeyondPic/2023-8/7/2308071521215cabeb2660f359.jpg)
為了轉變村民思想,王長兄發動黨員和有勞動技能的年輕人走家串戶,耐心和村民談心談話,講解特色產業培育的緣由和前景,全面動員全村黨員開展“一對一”結對產業幫扶活動,由黨員牽頭發展特色產業,提供工作崗位、資金支持和技術服務,有勞動能力的村民優先到合作社、公司務工,大力發展短期高效的經濟作物,大力推廣花椒種植項目,當年就達到400余畝;為了在短期內讓群眾有收入,他大力推廣“短平快”的林下經濟,種植馬鈴薯、中藥材等300余畝,并請來縣上的專家和技術人員,手把手傳授種植和管理技術;他還把村上剩余勞動力組織起來,有針對性地進行勞務培訓,結業后聯系用工單位輸轉外出人員124人;結合“三鏈建設”讓不能外出的黨員加入合作社,扶貧車間等就近務工增加收入,并加大在“六大產業”“五小產業”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千方百計增加村民收入。他說:“我想在任何時候、任何事情上一碗水端平,把事情給老百姓說透了、說明了,任何問題都能解決,我很有信心。”
![](/Files262/BeyondPic/2023-8/7/230807152190956cdd55e5f331.jpg)
鄉村振興,產業先行。為了振興經濟,徹底讓王鋪鎮村民致富奔小康,王長兄立足王鋪村自然資源優勢,大力倡導發展油料、雜糧等有比較優勢的特色產業,在他的不斷努力下,王鋪村現每年特色產業產值達100萬元,人年均增收0.1萬元。他高度重視電商在農產品銷售工作中的作用,積極協調對接特色產業與電子商務融合發展,不斷拓展增收新渠道,著力打造電商扶貧等新業態。2021年,王鋪村全村經濟總收入900萬元,人均純收入達1.2萬元。2022年初,王長兄抓住王鋪鎮在本村建設萬畝馬鈴薯育種基地的機遇,發動村民自愿流轉土地200余畝,王長兄說:“有部分村民開始不愿意流轉土地,留戀于傳統的家庭自種自收的小模式上。我們就給他們做工作,算經濟賬,讓他們打消顧慮,高高興興地把土地流轉出去,這樣村民既有流轉費還可以在基地務工增加收入。”
為了讓鄉村更美麗,人居環境更舒適,王長兄多處籌集資金,發動全民義務勞動清理溝渠陳年垃圾300多人次,拆除殘垣斷壁20多處。在垃圾治理收費工作中,村民們踴躍繳費,收費率達到百分之百,群眾的高度支持是對王長兄最大的支持和信任。王鋪村支部副書記盧剛明說:“我們村的王書記時常入戶走訪,了解村民的所需所想,結合我們村的實際情況,培育特色產業,整治了我們村的環境衛生。在他的領導下,我們村變得干凈了,也整潔了,農民的生活也變得富裕了。”
“王長兄同志作為王鋪村的黨支部書記,在今年的農業農村工作、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美麗鄉村建設中發揮了突出作用。在王長兄同志的帶領下,王鋪村各項工作有了長足的進步。”王鋪鎮黨建辦主任王銳對他的工作肯定道。
![](/Files262/BeyondPic/2023-8/7/2308071521ec80ac8843657746.jpg)
而對于把王鋪村建設成為生態王鋪、產業王鋪和人文王鋪的目標,王長兄依舊保持著“不待揚鞭自奮蹄”的干勁、“敢教日月換新天”的闖勁和“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韌勁。“我想在我們兩委班子的共同努力下,圍繞我們村上的實際情況,擼起袖子加油干,一張藍圖繪到底,我們王鋪村會成為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王鋪。”王長兄信心滿滿的說道。
(新聞來源:秦安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李俊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