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秦安縣安伏鎮立足鎮情實際,貫徹落實國家“藏糧于地、藏糧于技”的戰略部署,防止耕地撂荒,通過與農戶協商,探索出“村集體經濟+農民專業合作社”兩步走模式,以實現村集體經濟增收和土地高效利用。
安伏鎮位峰梁軍山流域玉米大豆帶狀種植示范點位于位峰村、楊峽村高標準農田內,距鎮區18公里,總面積500畝。走進示范基地,放眼望去,“山青地平”,層層梯田如雕如畫,“玉米蓋帽,大豆纏腰”。層層疊疊、高低錯落,從山頂蜿蜒至山腳,壯觀無比。
農戶們正在烈日下進行育苗除草工作。“現在玉米已經出苗了,預計今年9月份成熟收獲,能為村集體創造10萬元的收益。”安伏鎮鎮長告訴記者。
安伏鎮為更大程度獲得效益,充分學習煙臺的先進經驗,由村集體和不愿耕種撂荒地的當地群眾達成無償代種協議,村集體以每畝200元流轉農民專業種植合作社,由合作社統一經營管理。同時,合作社將吸納閑散勞動力務工,既解決了撂荒地問題,也增加了村集體收入,也通過增加就業崗位,解決農民務工問題,實現農民增收。
推行玉米大豆復合種植模式,既盤活了村里的土地資源,又帶動了村集體經濟發展,還解決了村里的勞動力就業。下一步,安伏鎮將緊緊圍繞產業結構調整,開辟出一條帶領農民就業、促進農民增收的新路子,進一步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真正帶動一方村民做大一片產業,發展一片經濟。
(新聞來源:秦安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李俊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