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s260/BeyondPic/2021-5/2/20210502021557440.jpg)
王窯鎮硬灣村素有“花椒之村”的美譽,這里的花椒因色澤鮮、果粒大、麻味足等特點而受到消費者的青睞。曾經,該村是秦安縣貧困山區村莊之一,產業單一,農民收入低。然而,由于這里日照充足,熱量豐富,具有種植花椒獨特的地理優勢,在鎮黨委和鎮政府的領導下,村民們因地制宜,調整產業結構,大力發展花椒產業,現在花椒樹已經成了村民脫貧致富的搖錢樹,越來越多的村民通過種植花椒走上了脫貧致富奔小康的道路。
走進王窯鎮硬灣村,放眼望去,漫山遍嶺的花椒樹枝繁葉茂、長勢喜人,村民們穿梭在花椒地里除草、施肥、抹芽……由于花椒枝干較低,村民們要彎著腰不停地勞作,即使這樣,他們的臉上還是洋溢著笑容,對他們來說,花椒樹就是致富樹。
謝虎田是村里的花椒種植大戶,家里種了15畝花椒,一年能產出2000多斤干花椒,每年光靠花椒就要收入近20萬元,靠著這筆收入,家里翻新了老房子,在城里也買了新房,說起種植花椒樹給家里帶來的變化,連日來忙著給果樹抹芽的謝虎田臉上露出了笑容。
同樣,村民楊思中也正在地里忙碌,為了增加果品產量,提高果質,他和老伴正忙著給蘋果樹疏花,他對記者說:“家里種了4畝蘋果,今年雨水廣,蘋果花芽長得好,到秋天一定有個好收成。”說著可預想到的增產豐收,楊思中臉上的笑容里是掩飾不住地喜悅。
來到村民劉小妹家,剛進門就聞到了濃郁的花椒香,在她家客廳的一角,堆積著去年收的1000多斤干花椒。受市場行情影響,上年的花椒積壓到了現在,希望過陣子能來收購商,賣上個好價錢。由于近幾年花椒的產量和收購價格的增長,家里有了余錢,去年劉小妹家也新修建成了嶄新的二層小樓,生活水平得到了顯著提高。
現在的王窯鎮硬灣村,基礎設施得到了極大改善,干凈整潔的村中道路、整齊擺放的垃圾桶、寬敞的休閑廣場,人居環境顯著提升,群眾收入持續增加,村民精神面貌煥然一新。
“目前,我村形成了一個以花椒為主,蘋果為輔的產業結構,村里種著600多畝蘋果,而花椒的種植面積則達到了1700多畝,人均面積達到1.3畝,逐步形成了一家一個花椒園的現狀。下一步,我們將建立一個“農戶+合作社+企業”的產助銷模式,帶動大家致富奔小康。”王窯鎮硬灣村村委會書記謝瑞琪告訴記者。
(天水在線編輯:陶靜) |